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
燕华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学校 053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探讨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入分析教材语篇提炼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确定读写课时目标、统整单元内容规划读写课时任务以及搭建读写支架设计序列课时活动等四个步骤,旨在构建一个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单元主题;教学路径
引言: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读”与“写”作为语言学习的两大基本技能,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读”与“写”往往被孤立开来进行训练,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整合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提出一套适用于初中阶段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一、研读教材语篇,提炼单元主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以专业和敏锐的视角深入解读教材语篇,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阅读文本,更是一种深入的文本解析与主题挖掘。教师应当细致地分析语篇的语言结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从中提炼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单元主题,这种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够帮助教师超越表面的语言学习,将语言教学转化为一种意义构建的过程。有效的主题提炼需要教师具备多维度的阅读能力,他们不仅要关注语篇的语言特征,还要关注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思想主题和人文价值,通过这种深入的分析,教师可以将看似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变为一种丰富的知识探索,引导学生超越语言本身,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人文内涵。这种主题提炼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语言技能的机械训练。
二、围绕单元主题,确定读写课时目标
在明确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制定读写课时目标是下一步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将单元主题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确保读写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联。目标制定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语言技能层面,而是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意识和交际素养。有效的目标设定应当遵循整体性和发展性原则,教师需要设计能够反映单元主题、体现语言技能、彰显文化内涵的读写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是递进的、开放的,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主题,不断拓展思维边界。例如,从初步理解文本到批判性阅读,从模仿性写作到创造性表达,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e?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制定读写课时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关注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探索。读取目标设定为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理解并分析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习惯。写作目标则是要求学生基于阅读材料和个人经历,撰写一篇关于个人运动习惯的反思性文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运动经历,并对未来的运动计划进行规划和展望。通过读写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统整单元内容,规划读写课时任务
统整单元内容并规划读写课时任务是连接教学目标与实践的重要桥梁。教师需要对单元内的阅读和写作内容进行深入整合,设计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和深度的课时任务,这些任务不应是孤立的语言训练,而是要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往复循环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任务设计的核心在于创设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情境。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链,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思路脉络,继而将所学转化为写作实践,例如,可以设计从文本阅读到写作大纲的撰写,再到草稿修改的系列任务。这种任务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四、搭建读写支架,设计序列课时活动
搭建读写支架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序列化的课时活动,为学生提供从阅读到写作的结构性支持,这些支架活动应当具有递进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自主写作能力的提升。支架活动的设计应当涵盖阅读理解、信息提取、写作构思、文本修改等多个层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问题、思维导图、写作模板等多样化的支持方式,帮助学生逐步解构复杂的语言任务,这种支架不是简单的填空式指导,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语言的可能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支架活动,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起语言学习的自信,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读写支架搭建在“社交邀约与人际交往”这一主题之上。首先,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不同场景下的邀请信、短信和对话,帮助学生理解社交邀约中的礼貌用语和交际策略。阅读支架将包括引导性问题、词汇解析和语境理解,在写作环节,教师将提供邀请函和回复信的模板,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邀请和回复。通过这些支架活动,学生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社交智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语言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变。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还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乐于分享个人见解的学习群体的形成。此外,这种模式也鼓励了师生之间更频繁的沟通交流,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总之,将读写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丽娟.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例析[J].理想家,2024,1(10):
[2]宋丽.单元整体视角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24,(11):43-47.
[3]王丽红.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路径[J].亚太教育,2024,(0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