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
杨少凯 王浩轩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关工作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其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使建筑工程建设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措施
引言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协作与努力。只有通过强化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强化监督考核等措施,才能使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与施工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指的是项目建设方要根据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及规范对整个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的原则,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从技术层面来说,相关人员应保证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同时,施工规范要以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依据,这就要求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循项目建筑标准与规范。此外,施工质量管理还应遵循综合性和预期性原则。其中,综合性指的是管理过程中要对工程建筑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协调;预期性指的是管理过程中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整个过程中,还需协调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与工程有关的单位及个人,有效完善组织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最终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工程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想要顺利实现建筑项目的作业目标,那么就需要践行科学性、规范性的项目结果原则,让企业项目的各项施工数据能够符合国家所设定的作业标准,能够准确且及时地反馈出该类项目的构建状况,保障项目可以顺利竣工,并且企业还需要加强施工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等之间的交流协作强度,让其可以构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我国部分企业在开展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时,会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这种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问题会比较多,企业不能第一时间使用新型、有效的创新管控办法,会在无形之中损伤到企业的声誉,并且降低其在市场竞争当中所占据的地位。
2.2监督管理人员素质不一
从总体上来说,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当中有一些是工作经历比较多,但是学历比较低,也有一些是学历比较高但是工作经验比较少的,因此,这就造成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不能有效提高。另外,由于有些监督人员对该工作的管控不到位,使该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再加上监督人员本身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使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成效并不理想。在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相关部门若不重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将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
3.1不断改进管理理念
在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时,首先要求建立全员参与质量意识,建筑施工项目要鼓励团队全体成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并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工程质量的责任,定期开展质量培训和质量意识宣传活动可强化团队成员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同时,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建筑施工项目应当成立质量改进专门小组或者委员会,定期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经验教训以及改进机会等进行检查分析,使制定改进计划、追踪执行效果和共享最佳做法可以促进施工过程不断改进。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也可采取激励与奖励机制,以促进不断改善理念。对于那些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建议,并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这样能够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持续改进理念的形成。
3.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1)建立和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建立清晰的材料采购流程、验收标准、存储要求和领用程序,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可控和源头可靠。同时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将每批资料详细记录在案以便查验追溯。(2)搞好物资的选择与采购是关键。选用施工材料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设计要求,环境条件和成本效益,选用满足要求的优质材料。在采购时应该与供应商进行长期、稳定合作,以保证供应的质量。(3)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与保管。应合理布局物料堆放区、做好物料标识、分类管理等工作,保证不同类型物料有序、方便寻找、利用,同时应加强物资的检查与防护,以免造成物资的破坏和污染。另外,建立并完善材料跟踪与监控机制是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物资的购运存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追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施工物资全程可控。
3.3质量监督落实
第一,实施监督计划。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订详细的质量监督计划,明确监督重点、对象、内容、方法和频次。监督计划应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阶段要求合理确定,以确保监督效果。第二,定期巡查。监督人员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如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通过实地查看检验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第三,抽查取样检验。管理人员需根据监督计划和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查取样检验,并依据抽样检验结果,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同时需跟踪整改情况。第四,质量档案管理。质量档案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对问题的追溯和责任的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3.4应用先进技术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与规模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完全满足现代工程的质量要求。应用先进技术成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现代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控制和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各个施工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多层级、多部门的协同工作,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沟通效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3.5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素质
(1)组织并进行监督干部的培训。如采用知识问答、分组比赛等方式邀请业内优秀人士担任评审,既提高了监督人员的业务的水平,又引起了同行的关注。(2)明确每个监督人员的岗位职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当前的工作人员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对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且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行列中来。(3)要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全面管理全体员工,确保每一位监督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从而确保企业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一心,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优良品质,还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
参考文献
[1]田义龙.工业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探究实践[J].居舍,2020(14):173.
[2]鱼宝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管理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21):139-141.
[3]何博林.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23(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