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探索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作者

刘春柳

石家庄市青南小学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探讨了小学古诗文教学对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并提出课外阅读拓展、情境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及跨学科整合等多种教学手段与古诗文教学相融入的相关策略,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学生;文化素养;提升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和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古诗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古诗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能力,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模式以及古诗文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价值就显得及其重要了。

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内容偏应试,教师当方面的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2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神,古诗文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是古诗文的精华体现,现实情况中,学生虽能背诵诗句,却难领会其文化精髓;除此之外,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刻板,仍以传统讲解和背诵为主,缺乏创新和互动,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小学古诗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价值

(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感知力。

1、学习古诗文,不仅能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在无形中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提升艺术感知力。古诗文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精巧的对仗、和谐的押韵与鲜明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文字驾驭能力。举例来说,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从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简洁诗句中,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孤独的思乡之情。

2、古诗文中蕴含丰富的美学意象,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古诗文中蕴含了大量的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大量的情感因素,学习古诗文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进而提升其鉴赏能力。

(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深入学习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领悟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文化精髓、哲学智慧及核心价值。这些经典诗文,如实反映古代社会的思想风貌、伦理规范与生活图景,是人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诸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典籍,蕴含儒家、道家的深邃思想,“仁爱”、“忠诚”、“孝道”等理念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影响深远。

(三)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

深入剖析古诗文,能有效锤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古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手法,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比如象征、比喻等可以很传神的表达出作者深层次的思考。如《楚辞·离骚》展现出的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可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思维,去思考作者的处境和心态,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三、小学古诗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注重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

课外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知识储备,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课堂内的古诗文教学,教师应巧妙设计多样化的课外阅读任务,引领学生探索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瑰宝。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时,可以适时的加入一些李白当时的生活环境讲解,顺便将唐朝不同时期的诗人及作品一起引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二)教师合理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春晓》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带学生走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天的背景音乐或展现春景动画,使学生沉浸于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中。

(三)有效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古诗文教学的资源和手段,使教师能更生动、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以讲解为主、依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让古诗文教学焕发新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展示与古诗文相关的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文情境和背景。在讲解《登鹳雀楼》时,动画呈现的黄河壮丽景象与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相得益彰,使学生更深刻地领略诗歌的雄伟气魄。同时,视频展示的历史遗迹风貌,揭示古代诗歌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此外,互联网和电子课本为古诗文教学提供更多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拓展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学生则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参与讨论,增强课外学习互动。同时,教师可利用这些平台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积极培养跨学科学习方式

古诗文教学不单是语言习得,更是思维锻炼与素养培育的综合过程。借助跨学科教学法,教师能促进学生将古诗文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进而提升其跨学科思考能力与整体素养。古诗文所涵盖的,不仅限于语言文学,更触及历史、哲学、地理等多学科领域。因此,教师应有效整合古诗文与其他学科教学,助力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将古诗文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相融合。

总之,小学阶段,古诗文教学不仅奠定语言基础,更是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途径。借助科学且富创新的教学策略,古诗文能更深入地助力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升其语言表达、思维及综合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古诗文教学在新时代将面临新机遇与挑战。应善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多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丰盈、更生动的学习体验,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根植古诗文教学,品味传统文化——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嘉应文学,2024,(07):155-157.

[2]金心瑶.以字育人,文化传承——字理识字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育人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3,(36):62-63.

[3]章玉婷.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22):30-32.

作者简介:刘春柳 女  1984.06  本科  小学语文

课题项目:本文为2024年度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探索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0202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