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娜
伊犁州新华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伊宁市 8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护理中实施产房助产士干预的实际成效。方法:抽取76名产妇,通过电脑随机双盲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群与实验群,各包含38人。对照群接受标准护理,而实验群则接受产房助产士的专门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群的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是5.26%,而对照群的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达到21.05%,实验群的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群,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群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上都较对照群短,并且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也比对照群少(P<0.05),至于第三产程的时间,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群的阴道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群,而剖宫产比例则低于对照群,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的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展现出积极效果,能有效地减少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有助于提升阴道分娩的比例,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采用。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产妇;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23年3月12日至2024年3月12日期间,本院共接纳了76名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并采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含38例产妇。在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介于21岁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5岁,标准差为1.58岁;孕期为37周到41周不等,平均孕周为39.66周,标准差为0.79周;怀孕次数在1到4次之间,平均怀孕次数为2.28次,标准差为0.44次。而在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2岁至38岁,平均年龄为27.26岁,标准差为1.36岁;孕期介于36周到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45周,标准差为0.83周;怀孕次数在2到5次之间,平均怀孕次数为2.23次,标准差为0.35次。两组在年龄、孕周和怀孕次数等基础资料上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此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批准。入选条件包括:(1)所有产妇均为足月产且单胎;(2)产妇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了解,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条件则为:(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2)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产妇;(3)妊娠期间患有并发症的产妇;(4)患有恶性肿瘤的产妇;(5)临床资料不完整的产妇。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在产妇入院后予以常规监测宫缩情况,并介绍产房环境及分娩注意事项等,协助产妇做好各项常规检查,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等。
1.2.2观察组
实施产科护理专家的细致照护,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妊娠期辅导:护理专家负责向孕产妇传授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用温和的语言耐心解答孕产妇的疑问,同时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消极情绪,减轻分娩压力,增强分娩的信心。(2)分娩全程照护:护理专家需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全程陪伴孕产妇,根据孕产妇的具体产程状况,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例如在第一产程中密切关注宫缩的频率和力度,协助孕产妇缓解疼痛,强化心理支持与鼓励;在第二产程中关注胎心、阴道出血和腹压的变化;在第三产程中关注出血情况,胎盘排出后,对孕产妇进行静脉注射缩宫素,持续3至4小时后检查胎盘,防止胎盘残留。(3)分娩后照护:护理专家需关注孕产妇的产后情况,如出现不稳定状况,需将孕产妇留置产房观察2小时,发现产后出血时立即进行处理,直至孕产妇的体征稳定后再送回病房,同时提供母乳喂养、产后康复锻炼、日常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促进孕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妊娠不良结果,涵盖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情况、新生儿呼吸困难和胎儿宫内缺氧状况。(2)对比两组的分娩时长和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分娩时长涉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持续时间。(3)对比两组的分娩途径,包括自然分娩、剖腹产和产钳协助分娩。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较短,且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33例,剖宫产3例,产钳助产2例;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10例,产钳助产3例。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产妇入院之际起,助产士便开始提供周到的接待服务,并始终陪伴在旁,直至分娩完成。通过传授专业的分娩知识,助产士帮助产妇建立科学分娩的观念,并及时介入,调整产妇的消极情绪,确保她们能在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下迎接分娩,从而提升分娩的整体质量。产房内的助产士护理干预贯穿产前、分娩过程及产后各个时期,凭借其专业的技能,为产妇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护理建议,全方位满足产妇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有效避免孕期风险,减少不良妊娠结果的出现几率。此外,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控与护理,有助于缩短分娩时长,产后细致而全面的护理干预也有助于降低出血量和舒缓产妇的负面情绪。根据本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的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仅为5.26%,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则为21.05%,实验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上,实验组均较对照组为短,且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P<0.05),而在第三产程的时间上,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数据表明,产房助产士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结局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并促进产妇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唐秋红.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2):151-153.
[2]李艳霞.基于助产士主导的家庭陪伴式产房护理对初产妇负面情绪、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6):172-174.
[3]余亚丽.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0):118-120.
[4]魏晓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伴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4):32-35.
[5]代丽丽.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对产妇分娩的积极作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5):93-94.
[6]冯意红,陈敏霞.对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临床预防处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57-159.
[7]郑维.产房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及减少孕妇产后出血量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3):184-186.
[8]于雪萍,李秀君.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及心理干预[J].心理月刊,2020,15(1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