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武越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平马路小学467000
摘要: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音乐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设计大单元教学模式,整合小学音乐教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实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立足于教材内容,结合单元主题,围绕音乐学科大概念,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融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连贯式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大单元教学,能加深学生对音乐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综合理解,让学生能够从全局出发,认识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生成对音乐学科的整体认知。
1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与常规课时单元不同,大单元可被视作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与学习故事。基于此,可对大单元教学进行如下概述:第一,从教学形式看,大单元教学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整体性教学。其中,核心概念并非具体的某个概念,而是基于学科基本结构与方法,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指向学科知识背后深层原理的核心内容。第二,大单元教学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基于学科内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向四周辐射,由此呈现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第三,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大单元教学可被视作一种教学手段。具体而言,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用系统性思维设计前后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借助概念迁移、协同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由此可见,大单元教学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高度关联为前提,通过构建系统化的、主题式的教学单元,展示连贯的知识线、全面的知识网,这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整体认知,实现育人目的。
2“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
2.1制订教学目标,助推素养发展
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指路明灯,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一定要围绕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设计多个维度的单元学习目标,立足核心素养本位,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向可能达到的水平发起冲击。例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就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水平,以素养发展为导向,为学生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是审美感知目标: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傣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审美特征、演唱形式、民族器乐等,挖掘其中的民族美、故事美、地域美,丰富学生对傣族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民歌的热爱之情。其次是艺术表现目标:初步了解傣族民歌的风格,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了解小节、小节线等乐理知识,能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感受傣族舞蹈“三道弯”唯美,表演出傣族舞蹈婀娜多姿、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然后是创意实践目标,合作表演歌舞剧《金孔雀轻轻跳》,为歌曲创编新的舞蹈动作,将音乐与舞蹈、故事结合起来,完成一场主题性表演,反映傣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民族特征。通过多样化的表演形式,深化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是文化理解目标:通过傣族音乐的学习活动,了解傣族民歌和舞蹈的艺术特色,理解傣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俗,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师综合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四个维度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和音乐能力的有效提高。
2.2重视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重视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切身感受音乐的美妙与魅力,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出丰富的情感体验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表达。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或生活场景,设计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体验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竖琴练习》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如《小星星》或《茉莉花》这类简单而优美的曲目,然后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首曲子,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妙。随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或情感内涵,例如,《小星星》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而《茉莉花》则可能引起学生对大自然清新芬芳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对曲目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在竖笛练习课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情境模拟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结合音乐来展开情节。以《小星星》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漫步在星空下,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然后在音乐伴奏下,用竖笛演奏出这种情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还能够将自己融入音乐世界,提升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在竖笛练习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等方式,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行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写下与曲目相关的心情故事,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结语
总之,大单元教学打破了小学音乐教材的单元限制及单课时教学的限制,能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大概念下的大单元主题,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教师要统整教学内容,合理编排单元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从整体上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1,(1):44-45.
[2]宋欣奕.审美高度化: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20,(7):19-23.
[3]程元元.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J].学园,2019,15(3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