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官职的作用
杨靖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本文梳理了《红楼梦》全书主要人物的官职爵位,分析了他们对于小说背景的构架以及对于人物性格合理性的隐性作用,从文中官职出现的密度前紧后松和官职升迁变化先升后降两个角度,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时的有意安排,是为情节走向和主旨表达服务的。
关键词:官爵 密度 升迁 情节 人物
官职出现的密度
《红楼梦》中人物官职出现的密度呈现出前紧后松的分布状况,以前八十回为例,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这些地方出现最多,可以看出作者有意铺陈,这当中有四王、八公等爵位,还有节度使、同知等官职。
试看第二回,先叙了林如海,“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人”,又“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只因当今浓恩圣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这里出现了一个特例,即皇帝额外恩赐。本回,再借冷子兴之口道出“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长子贾敷,至八九岁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贾敬一心想作神仙,把官让贾珍袭了。“自荣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长子贾赦袭着官。”贾政“额外赐了主事之衔,令其入部学习,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这里叙述了林黛玉的门第,林如海是探花出身,现任巡盐御史,林黛玉之母则是贾府的千金贾敏。贾府由公爵降等袭爵,贾赦现是一等将军,贾珍是三品爵威烈将军。第十一回贾敬寿辰,“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贴送寿礼来。”第十四回秦可卿葬礼,最为繁密,“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爵位一般是降代降等,又和其初祖所立功勋和皇帝的恩遇有很大关系。同样祖父为公爵,孙辈承袭爵位的情况却是大相径庭:镇国公牛清之孙牛继宗现袭一等伯,而理国公柳彪之孙柳芳、修国公侯明之孙侯孝康世袭一等子,与荣国公贾源之孙贾赦承袭一等将军、宁国公贾演之孙贾敬承袭三品将军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北静王无疑是四王之首,功劳最大,至今仍袭王爵。
第四回有:“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同在此回:“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前面这些部分将贾府的关系网描画出来了,众多的王孙侯爵后代,尤其与北静王关系较好。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有一节度使名唤云光,“久欠贾府之情,这一点小事岂有不允之理。”第十六回,“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宣贾政入朝,得知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同在这回,“贾雨村亦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屡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如今江南的甄家,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的排场:“有巡查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家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前十八回用大量笔墨交代了以贾府为中心偌大的关系网,也展示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开国八公之一,现仍袭爵,家大业大,有贾元春选为贵妃,有亲戚王子腾家,史侯家,和皇商薛家,还有与各王公、侯爵后代以及现任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来往。为之后大观园里儿女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描画奠定了一个坚实外部环境基础。
官职的升迁变化
书中主要人物官职的升迁变化对情节的走向具有先导和暗示作用,贾政、贾元春、王子腾、贾雨村等人较为突出。
贾政先是额外赐了主事,升为员外郎,第三十七回,又点了学差,第八十五回,升了郎中,第九十六回,放了江西粮道,第一百零二回,被下属所累降三级,加恩仍以工部员外上行走。
贾元春第二回选入宫中做女史,第十六回,封为贤德妃,第九十五回薨逝。
王子腾第四回由京营节度使升了九省统制,第五十三回升了九省都检点,第九十五回,升了内阁大学士,奉旨来京,然而在路上得病死了。
贾雨村中科举授了知府,走了贾府的门路,第十六回,“皆由王子腾屡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 第五十三回,“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第七十二回,“听得雨村降了。”,第九十三回“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书。为着一件事降了三级,如今又要升了。”第一百零三回,“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后被革职下狱,遇大赦,褫籍为民。
贾府的世交甄家,第十六回:“好气派!独他家接驾四次”,第七十五回“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
第四十九回,“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薛家在八十回后,薛蟠再次打死了人,惹上官司,无靠山能翻案,几将家财耗尽,薛家因此也败落了。
主要人物的官职变化与小说的节奏一般,主要是前升后降的情况。这些与贾府关联的的人物或贬或死,表面贾府逐渐势微,贾府内部问题逐级凸显,矛盾升级,以至最终无法解决而崩溃,贾府里年轻的儿女们门也无法再过着无忧无忧的烂漫生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外面的架子倒了,里面的人也是走的走离得离,不免凄惨结局。
脂砚斋批道:“管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如林如海的升为兰台寺大人,清代并无此职名,但御史台又称为兰台,因此可知这是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又如节度使是唐代地方总揽军政的要员,元代已经废弃,统制是宋朝时期的高级武官,清代并无“九省统制”这一官位,如此种种,作者虚实结合,不拘泥于当代实况,使用艺术创造,有力的塑造了这些人物的和经历,为小说的情节以及人物性格和表现提供了合理的支撑。
以林如海为例,他出身为探花,祖上袭过列侯,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升至兰台寺大人,又钦点为巡盐御史。兰台寺应与都察院或御史台类似,林如海为监察官员,巡盐御史负责监察盐政。在清代前中期,为保证吏治清明,统治者特别重视监察制度,御史一职因而极受重用,地位很高,不仅需要进士出身,还要具有出众的才能和品格,可见林如海极受重用。文中写到他膝下无子,只林黛玉一个女儿,因此倾力培养,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府极盛时期的大家闺秀,作者这样的设定,使得林黛玉才貌双绝,性格孤傲成为了合乎逻辑的事情。
再如王子腾,是贾政夫人之兄,王熙凤之舅,王家与贾府形成了紧密的姻亲关系。第四回,薛蟠打死人命,薛姨妈带着他与薛宝钗儒京,此时王子腾已由京营节度使升为九省统制,这两个官名在清代并无,为作者从前代官职名中撷取的,节度使是唐代出现的位高权重的官职,因受职之时,由朝廷赐给旌节,可以节制辖区内军政,京营节度使掌管京城地区的军队,可见极受皇帝的信任。“统制”之名始于北宋,南宋时正式成为屯驻外地的禁军将官职衔。王子腾升为九省统制,权力进一步增大。贾雨村因为贾府和王府的关系才补升为知府,同时也忌惮王家的权势,所以徇私放过了薛蟠。王子腾第五十三回又升为九省都检点,是边防九镇的最高统帅,贾府与王家是同盟,如此贾府的地位更加稳固。第九十五回升了内阁大学士,旋又暴毙,王家与贾府勾连至深,王子腾的升迁与病死极大的影响了贾府的权势,自然也影响到了大观园里的儿女们。
总之,全书中出现的官职代表着各个人物的权势地位,他们的有意凸显或是突然溃败,是作者出于自己创作目的需要信手拈来,而自然浑融的契合于整部小说情节的流动里,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
樊志斌.《红楼梦》中的爵位承袭书写[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06):1-7.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22.06.001.
[3]李荣.有才济世无力补天——林如海形象与《红楼梦》悲剧意义的揭示[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