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德庆林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

李崇武

广东省德庆林场 广东肇庆 526600

摘要:在社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森林资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能够在部分社会生产以及建设活动当中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下,有可能会出现森林火灾,不仅会影响森林资源各项效益的发挥,甚至还会给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产生威胁和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必要。文章以德庆林场为例,论述了其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德庆林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

近些年来,在外界自然及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森林火灾的发生较为频繁,给较大范围的森林造成了较大的损害,森林火灾的出现也给部分民众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还造成了人员伤亡的情况,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比较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气候的异常,加上人们提高了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森林植被的数量逐渐增多、种植面积也日渐扩大,使得森林火灾的风险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为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以及危害性,有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从实际出发,依据林场内森林资源的特点,研究地区的气候环境,分析引发林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随后确定森林火灾的安全隐患以及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区,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但是在德庆林场现阶段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当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关工作人员要想有效地发挥该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应当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加强对林场内森林资源的保护,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抵抗能力,推动德庆林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1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基本情况

2021年,省下发给我场的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乔木林标准地调查任务共2个,省技术组结合我场森林资源现状,挑选了2个具有代表性的乔木林标准样地,分别布设于我场的象牙山管护站和悦城管护站。

我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本次普查由安全生产与应急科具体负责,本人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组织了技术骨干到清远市参加全省第一期普查技术培训班,积极调动全场多个科室和基层管护站主要技术骨干,全程参与本次普查工作,委托了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普查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协助我场顺利完成了本次普查任务。这里重点介绍乔木林标准样地调查情况。

主要任务及主要技术要点:(1)按植被区域、森林起源、龄组、郁闭度、优势树种(组)等要素,对森林可燃物调查类型进行分层,分层布设标准地。(2)省级分给省德庆林场2个乔木林标准地,面积为1亩(25.82m*25.82m)方形标准地。(3)标准地测设,利用RTK功能GPS直接找到理论坐标位置,实测西南角桩点的坐标,按顺时针方向测设样地边界,样地边长25.82米,面积为0.0667公顷(1亩)的正方形,样地周界闭合差小于1/200.(4)在乔木林标准地设置灌木层4个(距标准地每个角顶点两边3m处),样方为2m*2m;在灌木层设样方1m*1m,开展草本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调查。(5)开展乔木林标准地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因子包括地貌、地形、干扰情况、经营管理、植被类型、可燃物载量、土壤等)、乔木层(每木调查、记录,起测胸径为5.0cm)、灌木层(胸径小于5.0cm,高大于或等于30cm,测定3株标准木鲜重,收集500g)、草本层(包括所有草本植物和高小于30cm灌木地上部分,称其鲜重,收集300g)、枯落物层(全部枯落物,称其鲜重,各收集200g)、腐殖质层(完全收获样方腐殖质,测定湿重,收集200g).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按照《广东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实施细则》进行。

2标准地调查存在的技术问题

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六大灾种之一。乔木林标准地调查是本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中的重要一环,涉及面广,涵盖了树木学、测量学、森林经理、森林资源化学实验等多门学科。调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以往林业工作中属前所未有,也使得工作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难题。

在本次标准地外业调查过程中,我场主要存在技术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下发数据因子与现状有出入。样地位置及属性因子主要基于森林资源“一张图”档案数据,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出现了森林起源与布设不符的情况,因历史客观因素,我场历经多年的人工经营,林场90%森林都属于人工林,切实提高了林场的建设水平,德庆林场在地区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切实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为地区民众的生产以及生活创设了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省下发数据样地是以天然林起源分层因子来布设,未能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主要原因是“一张图”档案基础数据未及时通过年度更新,造成数据库与现状不符的情况,给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难题,也体现了林场与外界交流的不密切,信息共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外业调查精度难以保证。我场重点林区主要分布于象牙山管护站,由于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坡度较大,不通视等影响,样地周界测设非常困难,很难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开展高水平的调查工作,无法保证获取数据信息的准确与全面,而且精度不高,同时设立的样方不准确,采集可燃物样本准确度不高,直接影响火灾风险评估,难以发现林场内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给后续森林火灾风险的预防、处理等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出现,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3)样地物种丰富,加大调查难度。本次普查要求调查精度高,对各森林可燃调查记录到种,我场森林资源经过多年的有效经营和严格管护,林下植被丰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林场的生物多样性,也使得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实现了德庆林场建设水平的提升。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场内丰富的林业资源明显增大了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的开展难度,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并不全面,在做小样方可燃物调查中,会遇到不少不认识的灌木和草本,无法确定相应植被的风险性,给外业调查人员增加不小难度,致使他们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调查,现有的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工作的开展需求,如果工作人员存在态度不端正、素养较低等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调查形式化的问题,难以发现我场当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无法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森林火灾的防范,在森林火灾发生时也很难依据调查的信息,尽快地确定火灾发生地点以及火灾的原因,给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也增大了难度,容易使部分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直接限制森林资源各项效益的充分发挥,给德庆林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3解决办法

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调查德庆林场,获取与之相关的各类信息,明确风险点,促使林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大风险的防范力度,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切实维护林场的稳定运行状态,全面发挥森林资源的各项效益。但是标准地调查当中存在着部分技术问题,限制了工作开展水平的提升,阻碍了该项工作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我场联合省岭南院及时与省技术保障组加强沟通,妥善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

(1)针对下发数据森林起源与现状不符问题,经省技术同意根据林场实际,以现状调查为准,待全省调查到50%左右后,再全省统一调整后续分层样地数量,林场也要积极进行信息的分享,使调查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为实现调查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针调查精度不高问题,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增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帮助下,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获取更为全面、准确性更强的信息,帮助工作人员降低调查的难度。本次外业调查,我场采用了基于北斗RTK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样方规划方法,RTK在信号满足的情况下,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样地测设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山区样地,由于受地形复杂,坡度陡,不通视等影响,相应的技术还能够消除地形地势等因素对调查工作开展的限制,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使相应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应用,工作人员还应当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积极进行学习,管理人员也要组织他们接受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效提高调查工作的开展水平。

(3)由于我场当中植被的类型比较多样,部分工作人员可能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出现不认识的情况,难以推进后续工作的开展,也给调查水平的提升带去了不小的难度。面对这样的问题,工作人员应当在调查时配备相应的拍照设备,对植物标本进行采样并拍照,做好调查工作的记录工作,也能够对在外调查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植物,采用拍照和采样结合的方式,让植物分类专家协助识别,有效提高了外业调查质量和精度。

效果:经过调查评估,我场森林火灾危险性为高等级(危险性等级划分为高、中高、中低、低4级),减灾能力等级为中等级(有高、中高、中、中低、低5级),森林火灾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有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中低风险、低风险5级)。防治区划投入等级为二级投入(分一、二、三、四级投入),根据调查结果,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增加投入,最近三年投入3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良好。林场管理人员也依据调查的结果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森林火灾防范规划,要求场内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增强森林火灾的防范意识,加强了对林场良好运行状态的保护,也使得森林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4小结

森林火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处置困难,发生频率高。随着全球持续变暖,火灾发生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以马尾松等针叶纯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在防灾救灾上的压力逐年激增。森林可燃物直接影响着森林火灾的引燃率、成灾率、蔓延速度和火强度。

样地调查是森林可燃物调查工作的基础,通过分层典型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可燃物载量、平衡含水率、燃点、热值等,建立各区域、各类型可燃物模型,再结合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可估算本区域可燃物载量。通过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摸清我场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客观认识森林火灾风险水平,为我场有效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明确“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位列九项重点工程之首,202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明确“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为广东省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广东省林业局2021年9月印发《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森林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在全省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分配我场2个乔木林标准地调查任务。通过调查、评估和区划,我场森林火灾风险为高风险,减灾能力等级为中等级,防治规划投入等级为二级投入,森林风险普查为我场提供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原小刚,程权威,葛晓康,等.库车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J].新疆林业,2024(04):38-41.

[2]黄明偲,温柳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与评估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24(08):79-80.

[3]韦龙斌,李常诚,彭泊林,等.南宁市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J].森林防火,2024,42(02):34-40.

[4]于鹏,孙洪洋,刘晓东.饶河县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结果分析及工作改善建议[J].林业勘查设计,2024,53(03):55-58.

[5]孙维,夏昕.永州市零陵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J].绿色科技,2024,26(09):167-171.

[6]龙黎香.醴陵市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J].绿色科技,2024,26(09):172-178.

[7]解梦.创新为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助力赋能——记国家林草局中南院综合监测一处创新团队[J].绿色中国,2024(0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