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见著,优化教学质量
林丽燕
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古雷港中学 福建 漳州 363216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授课手段,拥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得到了初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微课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芒,教师可以利用其短小精悍、灵活性强和生动有趣的特点,对教学模式做出一定的变革,构建更加高效高质的初中语文课堂,用微课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困境,从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增添教学趣味、抽象知识可视化的角度着手,给出了合理化的教学建议,力争带给同行业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引言
当今时代,微课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长处,用这一新兴技术给课堂增色添彩,展现语文教学的乐趣,从而吸引学生自主探究初中语文课程。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还可以积极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将抽象内容变得可视化,以优化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体验,并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困境
语文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侧重于思想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需要学生深刻理解抽象语言。受到这一学科特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动力相对不足,他们通常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究。而且,语文教学活动比较枯燥乏味,整体的课堂氛围比较凝滞和刻板,致使学生的潜力并未得到开发,阻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突破与进步。针对当前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以活用微课教学手段,依托微课生动、有趣、灵活、精悍的优点,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案,让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绽放璀璨的光芒,助力教学质量的增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二、利用微课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微课给语文课堂增色添彩
为了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枯燥、无趣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给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让语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教师可以课文为主,搜索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纪录片视频、音频资料等,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文字,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课程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展现语文教学乐趣。教师还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交互式微课教学,进一步活化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互动,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1]。
例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虚拟的动画形象,将其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小助教,以动画人物的口吻介绍这篇课文,并讲解作者矛盾的生平,帮助学生做好正式授课前的预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有关白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白杨坚韧不屈、倔强挺立的形象。这样,学生会对课文有一个初步了解,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保障后续教学的顺利推进。完成对课文的全面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交互式微课教学,围绕着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组织趣味抢答游戏或随机问答,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还能检验语文教学效果,判断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基于微课教学的辅助,初中语文教学将变得有声有色,学生的视听体验、互动体验显著增强,学习质量会有质的飞跃[2]。
(二)微课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在语文课堂上,微课是拓展课外学习资料的有效工具。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拓展,将多姿多彩的课外资源引入课堂,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贯通,引导学生系统化地探究某个语文课题。如此,初中语文的授课内容会更加充实,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教学资源,他们的学习思维和文学视野会更开阔,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更高。所以说,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微课,让小课堂连接更大的语文世界,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渠道,提高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开展《秋天的怀念》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拓展《合欢树》《我与地坛》的阅读资料。这三篇文章都提到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教师可开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体会母爱,并分析各篇文章在表达技巧、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后,课堂容量明显提升,学生可获得更多启发,在群文阅读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用微课进行课外资源的拓展,可以对单篇文本阅读起到补充作用,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情感的认识,还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3]。
(三)微课让抽象化知识可视化
借助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抽象化的语文知识可以变得具象,也就是说,这一教学手段,具有将抽象内容可视化的独特优势。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授课中,利用微课教学视频,给学生创设逼真的语文学习情境,用具体可感的情境解读抽象语言,辅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利用微课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影像与音频融于一体,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将其带入到适宜的意境氛围中,用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深邃有内涵。
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时,若是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部分想象能力差的学生,将无法准确感受到诗词的情感基调,这会影响其对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用微课技术构建教学情境,找一些与诗词意象相契合的视频,将其拼接到一起,再配上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和着视频朗读这首古诗词。如此,抽象的诗词语言将变得可视化,学生可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体会到天涯羁旅的孤独感、在外漂泊的彷徨无助,感受作者内心的悲怆、凄苦、酸楚之情。利用微课构建教学情境,学生能轻松突破学习难点,其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质效将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占据着关键地位,各项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落实,离不开微课的辅助。教师要活用微课,焕发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机活力,利用这一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教学增色添彩、扩充课外学习资料、使抽象内容可视化,切实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助力教学质量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亚.以"微"促教 以"微"见效——用"微课"助力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探究[J].大众文摘, 2023(10):0040-0042.
[2] 朱家全.关于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6):43.
[3] 彭伯林.巧用微课,助力高效课堂——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 2021, 000(045):P.43-45.
本文系:2024年度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GLXK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