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邱成艳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平阳小学
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包括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所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在国内外黄河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研讨会、读书会、汉字书写、弘扬孝道亲情优秀的黄河文化,在小学教学中逐步融入黄河文化,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将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本文旨在探讨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方法及其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黄河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研究
① 丰富教学资源
黄河文化涉及广泛,包括历史传说、地理知识、建筑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素材。例如,通过计算黄河的长度、流域面积等,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介绍黄河沿岸的古代建筑(如天坛、蒙古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②增强学习兴趣
黄河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述黄河的历史故事、探索黄河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③ 培养民族自豪感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国内学者对于黄河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一方面,黄河文化融入教学对教师教学具有重大价值。河南信息科技职业学院豆叶青,马潇潇,郑昕昱将黄河文化精神植根于教师心中,阐述了黄河文化融入教学设计的教师主导观。另一方面,黄河文化也对学生具有宝贵的意义,它能够丰富数学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
国内学者就黄河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提出了非常丰富的看法。总结了十种融入的方法,包括介绍黄河文化的故事、用黄河发源历史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等,这些方法十分丰富,涉及到整个教学设计的各方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马艳彬提出了PQ4R教学法等,这些观点对黄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而一线教师则是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的方法和途径更加细微聚焦。青岛市林伟老师提出融入黄河文化的游戏、数学周记、数学童话、研究性学习、数学小论文等教学方式。吴晓艳老师总结出遵循黄河文化史的发展轨迹、以文化熏陶为条件、运用黄河文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四个原则。刘艳丽老师指出了引导阅读、深入探究、课内延伸、课外拓展四种方法。滨州市刘静蕾老师提出了系统整合、文化渗透、多元互动三种策略。淄博市郭春玲、贾秀英老师强调了在概念教学中揭示文化底蕴和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感悟思想方法。
(3)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研究。
由于新课改对于精神文化的强调,人教版教科书中也增加了许多与精神文化相关的知识,这也引起了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和积极尝试,因此在小学数学诸多内容中,均有研究者尝试融入黄河文化,而且融入的内容、方法都非常广泛,很多一线教师非常认同黄河文化的融入并积极实践。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分别是教学目标形式化、教学内容表面化、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评价简单化。大量博硕士论文探究了不同地区的现状,大部分教师对黄河文化这一概念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与理解,但对于黄河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欠缺,“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融入黄河文化”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显示,有45 %的教师选择“偶尔”,还有39%选择了“不会”;还有很多调查等,均反映了黄河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二、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方法
1. 创设黄河文化主题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主题情境。例如,在讲授《分数乘法》时,可以设计“黄河沿岸农作物产量增长”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计算了解黄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在讲授《圆锥》时,可以引入天坛、蒙古包等建筑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圆锥的概念。
2. 开展黄河文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博物馆、黄河地质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同时,可以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黄河长度测量”、“黄河沿岸生态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整合信息技术与黄河文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通过播放黄河风光的视频、展示黄河沿岸的地图和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同时,可以利用数学软件或在线平台,设计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融入数学文化元素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的相关故事和传说,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辩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实践效果与反思
通过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参与黄河文化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加深了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虽然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部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经验支持;部分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等。因此,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黄河文化教育的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黄河文化。
总之,黄河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创设黄河文化主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整合信息技术和融入数学文化元素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