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OBE理念指导下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

作者

邢雅露

河套学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云中大街, 015000)

摘要:本研究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解决当前课程在专业技能与行业需求对接中的不足。研究分析了课程设计与行业实际应用间的差距,发现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缺乏实践训练,未能充分覆盖跨文化沟通、平台操作等关键技能。为此,本文提出模块化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增强、跨文化交流训练等优化策略,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与业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OBE的课程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行业适应性,为培养跨境电商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OBE理念,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优化,跨文化沟通,实践能力

引言:

全球跨境电商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具备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急需的资源。高校的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侧重理论传授,缺少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对接,未能充分满足跨境电商岗位对实践操作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OBE强调以预期成果为导向,倒推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操作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一、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的现状与行业需求匹配度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对具备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对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熟悉电商平台运营规则的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当前高校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在某些方面已初步满足了培养专业技能的基本需求,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未能完全贴合行业动态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这种课程体系通常侧重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与行业实践的结合上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课程内容、实践训练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整合上尚显不足。

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场景强调语言表达的精准性、专业术语的掌握以及跨文化沟通的敏感性,而当前课程体系普遍缺乏电商行业专属的语言应用模块,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迅速适应。因此,仅凭语言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储备,难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实现有效沟通和商务谈判的目标。许多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缺少模拟或真实的电商平台操作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实际岗位后往往对平台规则、跨境物流、支付流程等关键操作内容不够熟悉。行业实际需求和课程设置的脱节使学生在语言能力之外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上仍有不足,影响了其职场竞争力。

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还需要与行业动态更加紧密地结合,以培养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流利沟通并具备实操能力的跨境电商专才。为此,课程的内容和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以更有针对性地涵盖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模块,如品牌推广、客户服务、平台优化等。课程体系需要整合语言与技术训练,加强学生对行业规则的理解,提升其跨文化沟通与商务谈判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跨境电商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挑战及改进需求

在当前跨境电商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训练是主要问题之一。跨境电商行业高度依赖于实际应用能力,而目前的教学设计中往往难以覆盖电商平台实际操作流程、客户沟通管理等重要环节,学生缺乏真实的业务体验,难以在就业中快速上手。同时,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得课程体系在技术能力和语言应用上失去平衡,许多课程以语言知识为主,忽视了平台规则、跨境物流、支付方式等实操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业务环境时存在明显短板。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也面临困难。跨境电商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从业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多以英语语法和词汇为核心,缺少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沟通技巧等内容,学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沟通时易产生理解偏差或误解。教学中还缺少关于国际商务礼仪、客户需求分析等软技能的系统性指导,使得学生无法灵活应对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业务情境,影响了客户体验和业务拓展的效果。

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一大挑战。跨境电商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还需掌握跨境电商的最新动态与实操技能。然而,当前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背景多集中于语言学,缺乏电商领域的实际操作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务指导。同时,受教学条件限制,实践性教学的资源投入不足,一些院校难以搭建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或提供充足的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深入了解行业操作,学习效果因此大打折扣。为改善这一现状,跨境电商英语课程需要进行深度的改进,使其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涵盖跨境电商业务的实际技能,并加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优化策略与应用成效

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性。OBE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使教学设计从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应具备的能力为核心,倒推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设定。在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中,采用OBE理念可以更好地针对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实操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体系需要围绕目标成果展开,针对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客户管理、沟通技能等方面进行模块化设置。

课程内容方面,优化策略包括增加行业实务相关的语言应用模块,如品牌宣传、客户服务与产品展示等,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专业术语和沟通技巧。这些模块应结合电商平台的真实操作流程进行设置,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客户服务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感知。通过此类实务模块的设置,学生可以在校期间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掌握如物流管理、客户需求处理、支付系统等核心流程。以任务完成度和实践应用效果作为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助于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课程体系则需要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策略和商务礼仪训练。跨境电商行业的全球性特点使得跨文化沟通技能成为从业者的关键能力,因此,课程设计中引入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沟通习惯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对商务沟通的影响。同时,通过互动式教学,如文化体验活动、模拟国际客户接待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应对技巧。这种基于OBE理念的跨文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国际化职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基于OBE理念的评价机制也起到关键作用。不同于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OBE理念更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达成度。针对跨境电商英语课程,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将课堂参与度、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表现等纳入考评标准,促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实际操作水平。

结语:

基于OBE理念优化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体系,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和跨文化沟通技能的训练,有效地弥补了现有课程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行业需求的实操能力培养。该优化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业务操作水平,还在跨文化交流和适应全球市场方面为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得以有效反映,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研究对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 成果导向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19,40(5):32-37.

[2] 刘建国.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 经济研究,2020,56(7):84-89.

[3] 张海龙.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 外语教育,2021,38(3):115-120.

作者简介: 邢雅露 ,女 , 助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