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体系研究

作者

胡亭亭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生力量。学生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更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力。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立德树人

一、发展“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便捷的方向不断进步,“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已经普及到各级党组织团组织中去,并成为最主要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成效,但我们对互联网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的认识还应该持续发掘,持续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最近多年,中国网络新闻媒介在与传统网络媒介互动融合发展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从总体大局上考虑,中国传统媒体在舆论导向和互联网传播二者之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个"残疾"型的发展形态,许多新闻报道机构只能单纯的将传统传媒和网络之间拼接融合发展,而不能真正将二者进一步融合。融合的发展关键在合二为一、水乳交融,而并非现今呈现的拼接融合,而是二者各显其能。“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也正是这样,它不是将党史与网络世界简单的拼接架构,而是应该去运用开阔的思维,根据互联网的一些特点,选择其相对适合的发展渠道,相机行事,实现互联网和党史从互不相犯到融为一体、并驾齐驱。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科技渠道,搜寻修复珍贵历史影像,并将历史实践通过当今年轻人所能接受的动画、电影形式进行再现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可以开发利用互联网在线课堂的方式推广党史教育精品课程,让党史教育“动”起来;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交互技术、5D技术等,营造令学习者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环境,让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可以采用个人媒体等短视频平台手段,与当今社交软件小视频功能相结合,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

“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不是否定传统线下的党史学习方式,而是将传统媒体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与数字新媒体的便捷化、海量化、大众化相互配合相互借鉴吸收,把报纸、报刊数字化的同时,在建设主流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平台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通过运用各大企业网站大数据等信息,配合智能算法,精确分析使用者的需求,针对性宣传,加强党史学习的方向性,用网络优化以往的媒体形式,将新媒体之“新”体现出来,打造出二者有机结合的产品。

(二)“互联网+”应用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现如今青年一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自带运用网络天赋,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刻上了明显的网络烙印。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应用在新一代中广泛推广,线上学习、手机微课的运用,意味着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青年一代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方法。思政课讲师需要贴近青年学生生活,主动去接触、使用互联网,了解青年学生认知矛盾点,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成为学生们的大先生、指路人,让方向性和科学性成为现如今党史学习教育的代名词。倘若我们忽略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只注重于死板的将党史知识灌输进入学生大脑,不去考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所在,这样的学习教育模式一定达不到所预计的思想高度。

网络信息流传播过程不受时间、空间等的客观影响,从而丰富了党史学习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手法多种多样,集图文、视频、动画、歌曲为一身,大大充实了党史传播的内涵;而网络空间又有共享、交流的特点,可以激发学习者的个性,增强党史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思政课老师们要积极进入这个空间,把自己锻炼为听党话、跟党走的“互联网+”的先进人才,学网、懂网、用网,敢于亮剑发声,敢于反对错误观点、传播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发扬党的红色精神,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二、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巧用新媒体,在线学党史

坚持多平台联动,进行全方位宣传。依靠各级党组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抖音为主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了主题鲜明、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全方位宣传布局。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及时宣传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新举措、新动态;增加“党史学习教育微视频”专题,多平台定期发布微视频;推送“百年党史天天读”,用文字和图片带领同学们重温百年党史,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坚持上下联动,构建立体化宣传。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企事业单位一级党组织—二级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员小组”三级新媒体系统。各二级党组织依据自身实际,制定方案,打造特色栏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通过发短视频、微动态等方式,表达党员对党的祝福、对历史的传承。

(二)用好“移动端”,使党史学习“多样化”

打造思政教育虚拟仿真教学中心。鼓励支撑各级党组织建设思政教育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以浓郁的思政元素、丰富的多媒体系统、可移动组合桌椅等大量的思政资源和先进的设备为支撑,通过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观看5D影像,身临其境感受我党革命历史、加强党员同志的前进动力。

开展线上学习培训。积极统筹党史学习教育与干部培训的有机融合,组织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等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网络培训;组织正科级以上干部,利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举行线上培训和学习。

结合主题开展活动。例如,各党组织可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党员参与各地烈士陵园等单位组织的网上祭扫英烈活动,用现代的方式去缅怀先烈,以现代化的方式传承革命红色基因;组织党员观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史思政大课直播课,增强了党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革命信念。

(三)精创“短视频”,把党史故事“可视化”

各级党组织可以以官方微信、新媒体平台为媒介,各级组织宣传部门可以录制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小视频,制作红色革命历史学习连环画,必要时可以与相关传媒企业、公司加强合作,打造出优质的党史故事宣传新方法,学习新局面,加深了党员对于党史的理解,做到以景引学,提高学习兴趣。

三、以“互联网+”为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需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以党员干部为标杆,树立典型、打造典范。用好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制度,坚持把党的红色历史学习教育作为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必修课、主修课,通过专项讨论、感悟交流、主题党日等形式,采取党组织集体学习和党员自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中落实到位,分配到人,负责到底。

现如今是信息科技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网路息息相关,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搭乘信息发展的快车,通过短视频、微课、答题闯关的活动方式,利用好网络资源,将活动搬上云平台、融媒体,吸引大众前来参与,共享党史教育资源,创新党史传播形式,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对大众百姓的吸引力,并利用受众的零碎时间学习党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发展。

四、结束语

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决完成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决议精神,以勇于探索的精神摸索总结出“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新途径,结合基层党员团员与大众百姓的所需所想,所思所议,聚焦基层关注点,打造出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现代化、科技化的学党史平台,从而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信息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