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教育政策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作者

於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4

一、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英语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与实施不仅关乎着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更对翻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英语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直接影响到翻译人才的储备、翻译市场的需求以及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深入研究英语教育政策对翻译行业的影响,对于优化英语教育政策、推动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状

(一)英语教育政策推动英语普及,为翻译行业储备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国家高度重视英语教育,将其视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英语就被纳入课程体系,成为学生的必修科目。国家不断加大对英语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例如,实施“互联网 + 教育”战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高等教育领域,英语专业和相关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众多高校开设了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一部分进入翻译行业,为翻译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英语教育的普及也提高了全民的英语水平,使得更多的人具备了从事翻译工作的基本能力,为翻译行业储备了潜在的人才资源。

(二)英语教育政策导向影响翻译行业市场需求

英语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对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翻译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形势,调整英语教育政策,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例如,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对小语种翻译以及涉及贸易、法律、文化等领域的专业翻译需求大幅增加。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英语教育政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高校英语专业纷纷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些高校还与翻译企业、国际组织等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英语教育质量提升促进翻译行业专业化发展

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是英语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翻译行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英语教育的质量监管和评估。例如,实施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开展英语教育质量监测,定期对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推进英语教育考试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促使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语言能力的提升,为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英语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也更加重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在翻译行业,专业化的翻译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翻译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推动了翻译行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2]。

三、现存问题

(一)英语教育政策应试倾向明显,影响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尽管英语教育政策在推动英语普及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试倾向明显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试技巧的训练中,而忽视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词汇的记忆,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往往缺乏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难以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也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影响了翻译质量。

(二)缺乏对翻译专业的针对性培养,导致专业翻译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主,对翻译专业的针对性培养相对不足。在高校英语专业中,虽然开设了翻译课程,但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完善,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翻译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教师缺乏实际的翻译经验,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领域,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然而,由于英语教育缺乏对跨学科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在面对这些专业领域的翻译任务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工作。这种缺乏针对性培养的教育模式,导致专业翻译人才短缺,无法满足翻译市场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影响英语教育对翻译行业的推动作用

教师是英语教育的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的质量和翻译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但缺乏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不够畅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但待遇和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一些教师缺乏工作动力和创新精神。这种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情况,影响了英语教育对翻译行业的推动作用,使得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英.教育政策视角下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C]//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4 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山西师范大学;,2024:31-32.DOI:10.26914/c.cnkihy.2024.026379.

[2]李丹.小学英语高质量教育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探讨[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深圳市宝安区为明双语实验学校;,2023:663-668.DOI:10.26914/c.cnkihy.2023.087372.

[3]张蔚磊,邹斌.我国英语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关键问题[J].当代外语研究,2023,(03):122-130.

作者信息:於慧,女(1980.3--)汉族,籍贯 湖北黄石,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政策,翻译,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

课题:2024 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武昌首义学院英语智慧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