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S化学”教学主张

作者

宋玉芳 张春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161006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自生产和生活实践,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化学是一门中心、实用、创造性的科学,对人类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知识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很多同学一直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恰当方法,没有抓住化学的规律,学习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成绩也不理想,甚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刻,结合多年教学生研究经验提出“三S化学”教学主张,其中的三个S分别代表实验、思考和识记。这一教学主张将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实验是化学的基石。通过亲身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感受化学现象的奥妙。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还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鼓励老师们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将化学课堂变成一个充满发现和探索的地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思考才能知识的升华。除了实验外,学生还需要时间来思考所学的知识,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这种思考不仅帮助他们理解化学的原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三S化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不仅要学会记住事实,还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发现规律,并思考它们如何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现实问题。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的应用。

识记就是人通过感知某种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比较巩固的印象。它本质上是大脑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按识记的目的不同,识记可分为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的识记。学习过程中,心中的目标是要将知识记忆储存在大脑中,这时的识记就是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无计划、无目的、不自觉的识记,如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看到的某个事件,由于情景鲜活生动,不自主的就记住了,这就是无意识记。当然识记也有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之分。但不论如何分类,识记都是学习并掌握知识的基础,最终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识记当然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一切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古人讲读书人的最高境界是“过目不忘”,可见记忆的重要性。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复述等环节将知识记忆。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学生需要记忆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概念,但我们强调的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要理解和运用,但没有识记的知识做基础,运用又何从谈起。尤其是化学知识点琐碎繁多,化学中所学习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现象等都需要记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化学知识,老师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编制歌诀、制定模板、使用图表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还有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生活实例、知识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记效率,提升记忆效果。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时我们过分强调理解、和片面理解学习不能死记硬背等理论,很多同学也愿意相信这些,以便为自己的懒惰不下功夫去识记一些知识找到借口。我们应当大声的说出并强调有些知识需要背诵,需要识记达到不忘记的程度。

总之,通过“三S化学”的教学主张,还给学生一个学习化学的真像。避免故弄玄虚。遵从大道至简的原则,我们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开拓一条相对容易的路径。实验、思考和识记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实的化学基础,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让学生在化学的世界里发现乐趣和启示。借助“三S化学”教学主张,我们共同探索未来的化学教育,培养更多对科学充满热情和理解力的年轻人。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教研专项课题“化学知识与素养有机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