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

蒋佳媚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高淳211300

摘要: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电气系统安装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工人的专业技能要求日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电气技术人才的重任。本文深入探讨了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优化实训课程设置、强化校企合作、引入先进技术设备等措施,旨在提升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的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气系统安装;实训教学;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一、引言

电气系统安装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电力传输、分配、控制及保护等多个方面。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系统安装的技术含量和复杂性不断提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1]。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电气系统安装实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整体技术水平。因此,对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电气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

当前,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教学在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1.课程设置:大多数中职学校已开设了电气系统安装相关课程,涵盖了电气基础理论、电气绘图、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内容。然而,课程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的紧密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实训条件:部分中职学校在实训条件上投入不足,实训设备陈旧、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实训需求。此外,实训场地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完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师资力量:虽然中职学校拥有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但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标准融入教学中。同时,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限制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4.校企合作:虽然校企合作已成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电气系统安装实训领域,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度不高,实训项目与实际生产脱节,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1.理论与实践脱节:当前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往往分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这既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实训设备落后:随着电气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电气设备不断涌现。然而,部分中职学校由于资金、场地等限制,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难以满足现代电气系统安装实训的需求。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是当前中职电气系统安装实训面临的又一挑战。部分教师因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标准融入教学中,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校企合作不深入:虽然校企合作已成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电气系统安装实训领域,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度和广度。企业参与度不高,实训项目与实际生产脱节,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四、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为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大幅提升了实践操作环节的比重,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引入案例分析、项目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了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了电气系统安装虚拟实训平台。这一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高度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实训效率和安全性。

2.加大投入,更新实训设备

我们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显著增加了对实训设备的投入。紧跟电气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我们及时更新实训设备,确保实训条件与现代化电气系统安装标准保持一致。同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实训设备管理制度,强化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定期对实训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升级,以保障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满足学生实训的全面需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视野,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同时,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模式,鼓励教师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标准融入到教学之中。此外,我们还引进了实践经验丰富、行业背景深厚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他们直接参与实训教学和指导学生,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全面提升了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训项目

我们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邀请企业深入参与到实训项目的开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多个环节中。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等合作方式,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通过项目式实训、工学交替等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调整实训内容和方式,保证实训教学与企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5.建立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构建了一套科学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多个维度。通过定期搜集和分析评价数据,能够及时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我们加强了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通过制定详尽的实训教学计划、明确实训目标和要求、加强实训过程的监督与考核,我们确保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五、总结

中职电气安装实训对培养电气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针对现存问题,本文提出优化课程、增强设备、提升师资、深化校企合作及建评价体系等策略。执行这些措施可提高教学质量,顺应社会需求。面对智造和工业4.0,实训将遇新机遇挑战。未来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动态调整机制,为培养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江涛,童忠跃,余茂生.中职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检修课程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4,(1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