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的家园合作策略研究
哈斯格日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一幼儿园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幼儿园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形成紧密协同的系统,简单而言就是教师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关注学习期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据此寻找相应的学习证据以证明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开始逐渐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流趋势。在教学评一致性构建的过程中,离不开家园合作的支持,本文将对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的家园合作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期待为广大幼儿园提供有针对性地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家园合作
引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遵循尊重、平等、合作这三大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让家长主动参与到教育幼儿的队伍中来,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家园共育由两支队伍共同组建,一支队伍由家长发起,另一支队伍由幼儿园发起,这两个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也为人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因此,探讨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的家园合作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完善家园共育评价体系
(一)建立幼儿发展评估手册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构建中,评价环节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可以说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反馈,还可以当作后续教学策略调整的依据。评价环节的设计原则有三:1.与目标高度吻合2.评价任务明确具体3.评价多维度多样态,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的家园共育的开展不仅要围绕这三个原则,还要特别强调家长的参与,但是幼儿的家长受到工作、环境等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无法全天候、无间断地关注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幼儿园可以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评估手册,记录幼儿在园内中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为家长提供一份科学、有效的参考文档,使家长们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紧密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评估手册的完成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指定观察计划、实时观察、记录观察结果这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教师完成,为了保障幼儿发展评估手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幼儿园需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在幼儿发展评估方面的专业能力,让这个发展评估手册真正成为家园共育的有效工具。
(二)实施家长与教师双向评价
幼儿园和家长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的基础之上,二者共同承担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而且,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受到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和教师作为两大支柱,必须紧密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和教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传统的教学评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乎全部以教师为中心,导致评价结果的经常出现片面性,很多评价为无效评价,因此,想要在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实施家园共育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性评价,实施家长与教师的双向评价。从家长角度来看,家长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态度,家长的反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省的视角,有助于教师打破“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当教师了解自己在幼儿家庭中的形象后,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有主意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更加和谐、有效的合作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个专业的群体,可以从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度方面展开评价,识别处那些高度投入、乐于合作的家长,甄别处需要进行专业指导的家长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家校合作计划,增强家校共育的效果。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园共育重在沟通,教师和家长要提高沟通能力,以平等、尊重为前提,虚心、包容地听取双方意见和建议。家长会是最普遍、最有效的沟通机制,老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出大家共同的空余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组织全体幼儿家长到学校参加会议,这种制度化的安排为家校双方深入全面的沟通奠定了基础。家长会对教师来说,既是汇报工作的机会,也是提高家园共育深度和广度的机会,教师可以向家长简单聊聊孩子近期的学习进展、课堂表现、存在的问题等等,也可以与家长分享教育的理念,分享未来教育的方向,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同感。对于家长来说,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如果对教育孩子有疑问,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解决办法,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家长会存在的意义绝不会停留在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上,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家长会都能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情感的交流,进而使双方建立起更深的信任感,对于后续的家校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比如设计一个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的简单亲子游戏,打破传统家长会的功能。家长在与孩子共同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会进行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见识到孩子在幼儿园真正的学习状态,而且,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会在一次次的互动中默默拉近,可以为后续的家庭教育提供精准的方向。
(二)采用多种沟通手段
上文提到,开展家长会是家园合作必不可少的选择,但是,教师不能仅依靠家长会这一单一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与家长沟通的手段,将家园共育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让家园共育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的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的时代,教师也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现代新技术应用到与家长的沟通之中,比如,目前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微信群,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完成家园共育的任务。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与家长交流的方式增强家园共育的针对性,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只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方式,家园共育才能在幼儿园落地生根。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第一、以良好的形象接待家长,给予家长足够的尊重,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第二、交流内容要紧扣幼儿的发展情况;第三、要把幼儿在园的进步情况全部传达给家长,对家长进行积极的反馈,增强家长进行家园共育的信心;第四、交流方式要灵活多样,面谈、电话、留言、家访等等都可以。相信在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的支撑下,教师和家长可以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家园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在构建教学评一致性中开展家园共育,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思路,能让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看得见,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家园共育纵然在幼儿园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统一教育目标的形成,也使得教育评价走向了多元化和全面性,但是家长参与度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等一些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改变旧观念与旧思路,将教育前沿理论真正落实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家园共育在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构建中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郑鹭. 家园协同参与幼儿活动评价,共促幼儿成长 [J]. 文理导航(下旬), 2025, (03): 67-69.
[2]王雅青. 关注科学教育家园合作 [J]. 小学科学, 2025, (09): 127-129.
[3]许冰洁. 家园合作,共育未来 [J]. 家庭生活指南, 2025, 41 (02): 183-184.
[4]陈蓉.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J]. 智力, 2023, (35): 192-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