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农机装备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丛冰 王金宝 王庆龙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大力推动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主要从智能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及作用进行介绍,并对未来农机智能装备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事实证明技术不断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的智能农机装备是保持农业高速发展,解决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寻找发展高效农业途径的必由之路和历史选择。
关键词:智能化农机装备;现代农业;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新能源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新能源农机装备不仅具备高效、环保的特性,而且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农机设备中,相关人员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智能控制以及深度学习等方式,对农机设备运行过程实时控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此,探讨人工智能在农机装备智能化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助力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在精准农业的作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目前,随着建昌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而传统农业生产往往依赖大量人工劳作,效率低下。在精准农业中,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替代了低效的以人工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种植、灌溉、施肥、收割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传统生产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而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可以实现对农田土壤湿度、养分、水分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确施肥、适度灌溉和有效防治病虫害等目标,对不同区块进行差异化田间管理,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绿色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客观需要,提升农田的综合利用率和整体效益。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良好的土壤环境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可以有效地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智能农机装备可以通过对土壤的监测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定位与均衡播种、实时监测与调整种植参数、精准投放肥料和变量施肥技术、智能灌溉调控、病虫害早期监测预警和精准施药防治等自动化管理,确保作物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智能化农机装备在现代农业应用分析
2.1诊断故障应用
在执行农机装备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使用工具来检查并确定问题的位置,但这通常耗费时间且效果有限,特别是在复杂零件或精密组件出现故障的时候,人工及机械手段往往难以准确定位问题所在,从而可能导致潜在的风险。然而,利用农业自动化的技术,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输出信息进行深度解析,找出设备故障的具体部位与成因,进而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我们的诊断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部分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如表所示。这些处理意见基于对充电数据的分析和云端监控的结果,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及时调整充电参数或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可保障充电设备快速恢复正常,降低因数据异常导致的故障风险。
2.2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
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农机装备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智能农机装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与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农业物联网技术还能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改善传统农业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改变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管理[1]。
2.3智能施药机械与施肥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喷洒药物,防止药剂使用过量。施药农机装备可以通过GIS、GPS等技术,能合理选择行驶路径,同时施药农机装备能稳定运行。比如,在农作物青枯病的喷药过程中,依靠智能化农机设备,可以精准控制施药剂量,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会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施肥。以往人工施肥过程,无法有效控制施肥量,这也会影响农作物后期生长。以马铃薯施肥为例,肥量在760kg/hm2左右,使马铃薯能够顺利度过苗期。将智能化技术引入施肥农机装备中,可以有效控制施肥量,保障施肥符合要求[2]。
3智能化农机装备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3.1建立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广模式
地区政府部门在农业生产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时,需要先做好地区农业的调研以及农户经济收入的调研。比如,智能化农机装备对使用的环境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农业生产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可能无法有效应用大型智能化农机装备。同时,农户经济收入与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农户的经济收入较少,可能无法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种植。因此,地区政府部门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地区农业生产区域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农户经济收入情况等,结合所调研的数据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方案,这样能提升智能化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效果,从而推动地区农作物大规模种植有序进行。地区政府部门在农业生产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应用,应做好试点工作,结合试点情况,拟定真实、具有吸引力的推广计划,这样不仅能提升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信度,同时也能增强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成效,为后续继续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提供参考。地区政府部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时,要推动自身信息化建设,转变以往推广模式,积极引入线上推广方式[3]。
3.2统筹协调推进
各省农机化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机鉴定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其作为推动农机装备补短板、保障农机化领域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实施、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以及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强与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以及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外省农机化管理部门的协同联动,针对本省农机鉴定检测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符合辖域内农机鉴定检测事业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出台务实管用的措施,加强工作落实,推动农机鉴定检测工作创新发展。农机鉴定检测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涉及面比较广,有些情况比较复杂,各地在推进相关工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并向上级或有关方面报告,以便调整完善相关举措。要坚持立足本省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确保工作不断档,确保行业平稳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农机装备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够精确识别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做出诊断,同时还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具备诸多优点,对于中国的农业持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然成为了当下的主要潮流,预计随着不断的改善和提升,它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刘梅孝.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河北农机,2024,(23):61-63.
[2]李雪.基于智慧农业的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2.
[3]薛先斌,高刚毅.现代农业机械中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03):56-57.
[4]岳耀虎.现代农业机械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