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分析

作者

昂扬

34080319850621221X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当前全面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青年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对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简单分析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价值,并深入探讨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化途径,涉及结合日常工作、关注青年职工需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内容,希望能够为民营企业青年群体管理提供一定思路支撑与实践指导,同时为民营企业青年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关键词: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前言:青年职工群体作为民营企业实现战略升级与结构优化的重要依托,其思想活力、行为方式正在深刻影响企业治理结构。当前,民营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稳定性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1.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价值

1.1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在民营企业青年职工群体中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通过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引导青年职工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历史逻辑,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主流价值的理解与认同。这类工作有助于青年职工在面对多元价值观冲击时保持政治清醒和理论定力,避免出现信仰迷茫、思想滑坡等问题。同时,借助专题讲座、理论宣讲、组织生活等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使青年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从国家发展、企业使命与自身责任的统一性中获取奋斗动力[1]。

1.2提升企业内生活力

青年职工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高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青年职工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机契合,如通过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开展岗位建功活动等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促使青年群体在本职岗位上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从而激发内在工作积极性,这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青年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推动形成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优良、富有创新力的青年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2]。

2.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化途径

2.1结合日常工作

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内容与组织行为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用以增强青年职工的思想引领接受度与情感认同度,从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具体来说,生产经营管理中青年职工思想状况与工作表现高度相关,对于很多企业青年职工存在的工作倦怠、创新动力不足、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建议构建以思想教育为支点的生产经营联动机制,如在工作部署过程中同步开展形势政策宣讲,使青年职工深刻理解岗位任务的政治属性,辅以针对性设立的思想政治工作专岗,以及“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政治引领性实践平台,可更好引导青年职工将思想认同内化为工作动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聚焦人才引进、培训与考核体系的思想政治素养考核指标嵌入,并结合思想导师制度,强化思想教育与职业发展协同。特别是在岗位晋升和技术骨干选拔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表现作为核心评估维度之一,用以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成才观,民营企业可由此建成一支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青年核心队伍。

进一步,还应聚焦企业文化建设,推动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联动。为此,建议设法应强化文化符号中的思想内涵表达,可考虑在企业口号、标识、制度文本中注入党的理论精神,并通过短视频平台、企业微信公众号、互动直播等青年职工喜好的传播媒介与表达方式,开展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并将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核心标杆,推动青年群体自我标定、自我塑造、自我提升。

2.2关注青年职工需求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离不开青年职工群体的支撑作用,该群体在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的显著代际特征应得到充分考虑。为此,建议企业构建系统化思想动态分析机制,通过开展周期性思想状况调研,依托在线问卷、大数据分析、情感语义识别等信息化手段,结合典型访谈、专题座谈、心理评估等质性工具,建立以“现状诊断—问题归因—趋势预测”为核心的动态分析模型,这能够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内容、节奏紧贴青年职工实际。该机制应覆盖不同层级、岗位、专业背景,实施岗位分类、职龄分层、区域分布等维度的交叉分析,最终构建具有量化标准与行为反馈特征的思想动态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拓展青年职工需求表达通道,依托党组织、工会、团委等载体,设立青年议事厅、职工发展沙龙等青年事务专属议事平台,保障表达机会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应推动设立青年事务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处理流程、时限标准,确保青年职工的各类诉求在合理范围内获得回应、解决,形成“意见收集—问题分析—责任分配—处理反馈—评估优化”的闭环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与引导力可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提升。

具体实践还应回应青年职工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为此,应结合岗位绩效、生活保障、职工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定向补贴、专项津贴、弹性薪酬制度等差异化激励机制探索,通过读书会、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文化活动增强青年职工文化获得感,辅以多样化精神激励体系,可更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此外,企业还应在战略层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部署,明确责任边界,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从顶层统筹到基层执行的闭环治理结构,这一过程应保证基层党支部、团支部与班组组织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贯通的协同机制,实现组织力、引导力与服务力的多点协同,进而使得各群团组织在青年思想工作中发挥联动作用,通过定期推送政策解读、组织主题教育等方式,真正形成聚焦青年职工思想成长的全要素、全过程支撑矩阵。

2.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在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传播方式数字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为此,建议在原则维度上确立“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注重问题导向与结构重塑,突破固有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结构、组织方式、传播机制、技术支撑的系统变革。为实现该目标,应紧扣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与职工成长三重逻辑主线,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深化理论武装,聚焦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任务目标、转型需求,进而加强思想道德、职业操守、社会责任等方面教育,青年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与行动认同可由此增强,并能够真正明确自身职业定位,真正形成重实干、守纪律、有担当的职业风貌[3]。

在具体操作上,建议依托企业党建平台、团组织阵地、班组建设渠道,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月”“青年先锋工程”“岗位建功行动”等活动,推动思政教育内容向企业生产链、价值链深度延伸,青年职工可由此在改革攻坚与制度执行中得到锤炼。同时,应结合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文体娱乐、读书分享、兴趣社团、节庆联谊等活动,建设“青年之家”等综合性交流平台,用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组织归属感,辅以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即可更好强化青年职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全面认同。

结论:未来,思想政治工作将持续面临数字化传播环境、价值多元化趋势等多重挑战。为此,应持续完善工作体系,推动理念更新与技术融合并行发展,构建制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从而为民营企业青年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江鸿,方雅晴.提高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25,(03):46-48.

[2]惠阳.新时期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24,(09):195-197.

[3]付羿慧,梁华玮.新时代民营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4,(1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