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王召惠
济宁市实验小学,272000
本文系济宁市任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在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发挥着培养审美能力、艺术思维的关键作用,美术教学理应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大单元教学模式并融入创新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了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引言:
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学科得到了更多关注。近年来,美术教学的内容、理念、方法等都得到了革新和发展。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且活泼好动,小学阶段也因此而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利阶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要做好创新思维培养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结合。
一、创新思维对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
如果学生本身就对美术学科缺少兴趣,那么即便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往往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美术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并未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常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美术学科的内容是新奇有趣的,但由于教学模式较为固化,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他们的兴趣也很快减少。通过融入创新思维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设计,将不同课时、章节的内容整合起来,给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认知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
(二)发掘学生的学科潜力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给教师带来了深刻影响,但传统的应试思想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师。主要体现在教师过于强调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重视不够。现今,教学不仅要有效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帮助他们建立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使用多样学习材料的途径,提高学习活动水平。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此外,大单元模式需要学生更多地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发掘学科潜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对美术学科保留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尽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减少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体现主体性,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实现美术综合能力的长远发展。教师通过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科实践的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做到知识、能力的综合提升,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更新思维培养方式
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创新思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依据,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教师就应给予创新思维培养以更多的重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探索美术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美术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创新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凸显出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比如在《点、线、面》这节课上,教师不妨整合教材内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点、线、面来明确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
(二)重视创新实践融合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学科,美术知识和理念在其他学科之中也有很多体现。因此,学习美术可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利用创新思维,让创新思维成为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践活动,共同合作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实现对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这显然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在《中秋月儿圆》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节日习俗以及月饼的形状、图案特点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秋节,设计“做月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巧思设计多样形状、图案的月饼,帮助他们深刻体会文化内涵。
(三)优化教学促进融合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知识融合是大势所趋,这给创新思维与大单元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条件。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内容融合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美术学科,特别是明确学科的重要教育价值。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科认知,实现多学科之间的互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除此之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不可或缺。美术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而合适的环境显然也是促进大单元教学与创新思维结合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导入环节,教师就要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有趣、合理的语言、材料进行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并为学生应用创造思维创造充足的条件。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能力和思维的强化。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样的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促使创新思维能够在教学活动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创新思维培养的角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索的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文娟.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4(16).
[2]陶润兆.小学美术课程中激发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探析[J].炫动漫, 2024(17):0244-0246.
[3]吕莉桦.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