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视角下初中音乐编创活动的教学研究
马琳
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210000
初中生已拥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备音乐创作和改编的潜力,现阶段初中的音乐教学逐渐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跨学科发展的需求。“听、唱、奏”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跨学科能力发展的需求,而学科融合提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与能力、情感与实践等结合。能为音乐编创活动带来文化、表达和技术支持,丰富音乐编创教育意义。
一、学科融合理念与音乐编创活动的契合性分析
(一)学科融合理念的内涵
学科融合理念是在教学进程中冲破传统学科之间界限,把不一样学科里的知识,技能,办法,思维方式加以有机融合,做到知识的联系,系统和应用,看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规划和教学执行,推动学生综合才能,更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育,学科融合不只是注重知识的深入把握,更为看重学生在实际情形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改善学习的整体效能和素养走向。
(二)音乐编创活动的特点
音乐编创活动有很强的创造性、综合性及实践性等特性,重点在于学生在音乐学习时主动去探究,自由地表现自己,个性化地创作,重视过程感受而不拘泥于结果的一致性 [1]。活动包括听、唱、演奏、写作等种种途径,促使学生的审美感受、艺术表现以及思维发展。蕴含着知识与感情、技能与创意的融合。通过学科融合,从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背景,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音乐作品,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更好的理解作品情感,有利于学生基于音乐作品进行音乐编创活动。。
二、初中音乐编创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主题化教学设计,明确融合目标
在初中音乐编创教学里,主题化教学规划利于汇集许多学科内容,塑造完满的学问体系。教师应该以带有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主题为中心,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并具备情境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参加活动和表达的愿望。在设计主题时,需确定好音乐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融合点,保证各个学科的内容可以相互协调,目的清楚,层次井然,通过确立清楚的融合目的,促使学生在开展音乐编创时,既重视对艺术方面的表现,又能进一步明白有关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发扬学生的创造才能,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例如,初中音乐苏科版《我是中国人》教师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融合教学设计,把与之相关的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爱国的主题,结合自己所学的歌词内容,感受歌词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旋律的创编或者歌词的改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主题化的设计使得学生加深对于歌曲的理解,又在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支持下,创作出符合自己的个性化作品,达到了清晰融合的音乐编创教学。
(二)项目化学习推动深度融合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音乐编创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将音乐编创活动设置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之中开展探索与创作,可以促使学科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教师要合理规划项目主题并确立任务目标,引领学生开展资料搜集、方案构思、作品创作以及成果呈现等全过程学习活动,加强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项目化学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编创活动中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实践性。
例如,初中音乐苏科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教师把“陕北民歌文化探秘”当做项目主题,安排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并促使学科交融。学生们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去认识陕北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在历史课里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在语文课上体会民歌语言特点,在音乐课当中尝试改变音调或者写新歌词。在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时候 , 学生以小组形式协作去完成创作和表现活动 , 他们的音乐编创能力得到提升 , 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 这表现了多个学科内容在实际任务里的有机混合和整体运用。
(三)创设真实情境,增强表达动机
初中音乐编创教学里,创设真实情境是激起学生表达动机的关键策略,创造符合学生生活的,具备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可以引领学生把个人经历,情感同创作结合到一起,强化创作的主动性与真实性 [2]。教师应当依照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社会热点,设计具有现实指向的编创问题情境,带动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展开编创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与创作热情。真实情境的出现,有益于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在自然流动的情感体验里,做出带有个人特征且有意义的音乐创作。
例如,初中音乐苏科版《我和你》中,老师创设出“为校园运动会创作主题歌曲”这样的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展开音乐编创活动。学生先搞清楚原曲的旋律和情感基调再说,在此基础上,围绕着校园友谊、合作之类的主题,试着重新编写歌词或者自创旋律小段,借此表达自己对于集体活动的喜爱与参与感。这种真实情境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创作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更容易激起他们想要表达的想法以及对音乐创作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课堂的实践意义。
结论: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指引之下,初中音乐教学正从以往的技能传授迈向综合素养培育的道路。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音乐编创活动,给学生赋予了更大的表达舞台以及更为真实的体验感,音乐素养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历史理解、视觉创作和技术操作等多项能力也被锻炼。教师日后还要探寻更加系统、深入的融合途径,联系具体学情和课程资源,持续改进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促使音乐教育向着更为开放、融合与创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旭 . 初 中 音 乐 与 历 史 学 科 融 合 的 教 学 策 略 研 究[J].2025(16):132- 134.
[2] 虞向东 . 培养中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J]. 北方音乐 ,2022(72):3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