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杨朝英

沂源县自然资源局,山东淄博256100

摘要: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领域,钢结构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围绕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展开探讨,阐述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钢结构技术的材料特性、施工工艺,探讨其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实践应用,同时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研究表明,钢结构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意义重大,对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结构技术;施工工艺;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钢结构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建筑结构形式,因其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桥梁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钢结构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材料质量把控、焊接工艺要求、防腐防火处理等。深入研究钢结构技术,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对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钢结构技术的材料特性与优势

(一)高强度与轻质特性

钢结构采用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均显著高于传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砖石。以 Q345 钢材为例,其屈服强度达到 345MPa,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同时,钢材的密度相对较低,使得钢结构自重较轻 。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自重比混凝土结构可减轻 30% - 50%,大大降低了基础工程的负荷,减少了基础建设成本。这种高强度与轻质的特性,使得钢结构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和超高层建筑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能够实现更大的空间跨度和更高的建筑高度。

(二)良好的韧性与延性

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性,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能量,减少结构的破坏程度。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可以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发生突然断裂,从而为人员疏散和救援争取更多时间。研究表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明显低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有效保障了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钢材的韧性和延性还使其在承受动态荷载和冲击荷载时表现出色,适用于桥梁、工业厂房等对结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建筑工程。

(三)可焊性与可加工性

钢材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通过焊接工艺能够将各个构件牢固连接,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焊接技术的应用使得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建筑造型的需求。同时,钢材的可加工性强,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等加工操作,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这种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为钢结构的创新设计和多样化应用提供了可能,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造型艺术的发展。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施工工艺

(一)钢结构构件制作工艺

钢结构构件的制作是钢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钢材的采购、检验、下料、加工和组装等步骤。首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钢材,并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构件的尺寸和形状,采用数控切割机等设备进行下料,确保下料精度。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弯曲、卷制、焊接等工艺将钢材加工成所需的构件形状。最后,对各个构件进行组装,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构件连接成整体。在构件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和工艺,确保焊缝的强度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二)钢结构安装工艺

钢结构安装是将制作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的过程。安装前,要对基础进行验收,确保基础的尺寸、标高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结构安装通常采用吊装设备,如塔吊、履带式起重机等,将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构件的安装精度,采用测量仪器对构件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对于大跨度钢结构,常采用高空散装法、分条分块吊装法、整体提升法等安装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确保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钢结构防腐与防火处理工艺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潮湿、酸碱腐蚀等,导致钢材锈蚀,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需要对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常见的防腐方法有涂装防腐和热浸镀锌防腐。涂装防腐是在钢结构表面涂刷防腐涂料,形成保护膜,隔绝钢材与腐蚀介质的接触;热浸镀锌防腐是将钢结构浸入熔融的锌液中,使钢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锌层,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此外,钢结构的耐火性能较差,在火灾发生时,钢材的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导致结构坍塌。因此,需要对钢结构进行防火处理,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材料对钢结构进行保护,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确保在火灾发生时,钢结构能够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争取时间。

三、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一)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凭借其强度高、自重轻的优势,能够有效减轻建筑结构的负荷,降低基础工程的成本。同时,钢结构的施工速度快,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投资效益。例如,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 632 米,采用了巨型框架 - 核心筒 - 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大量使用钢结构构件,不仅实现了超高层的建筑高度,还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还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满足现代建筑对空间灵活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二)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大跨度空间结构,如体育馆、展览馆、机场航站楼等,对建筑空间的要求较高,需要实现较大的跨度和开阔的内部空间。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够满足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要求。例如,国家体育场 “鸟巢”,采用了独特的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 “鸟巢” 结构,用钢量达到 4.2 万吨,实现了跨度 296 米的超大空间,成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经典之作。在现代建筑领域,钢结构凭借其高强度、轻质、韧性佳的特性,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从体育场馆到会展中心,钢结构不仅精准实现了建筑大空间、大跨度的功能性需求,还以精妙的力学设计与创新构造,塑造出如曲面穹顶、悬浮造型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独特建筑造型艺术,让建筑兼具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成为彰显城市魅力与时代风貌的标志性建筑。

(三)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对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要求较高,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结构桥梁具有自重轻、跨越能力大、施工速度快等优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例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桥梁部分大量采用钢结构,主桥的钢箱梁总用钢量达到 42 万吨。钢结构桥梁的应用,提高了桥梁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结构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创新。然而,目前钢结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提高焊接质量、规范防腐防火处理和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加以解决。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钢结构技术,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推动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绍蕃。钢结构(第四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郭正兴。钢结构施工技术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