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族音乐元素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研究

作者

向俊蓄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四川南充 637400

摘要: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不仅能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文章从完善教材与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增强学生民族音乐认知与兴趣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及传承策略,旨在为中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中职音乐教学;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策略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民族性的保持与弘扬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音乐人才、传承音乐文化的双重使命。然而,当前中职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尚显不足,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与兴趣有限。探索民族音乐元素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融入策略,对于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中职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的多样性为中职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涵盖不同的地域、民族和风格,从高亢的山歌到细腻的戏曲,从欢快的舞蹈音乐到深沉的祭祀乐曲,每一种民族音乐都蕴含着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中职音乐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其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还使他其在对比和学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二)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艺术风格,传递着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欣赏和喜爱,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和传承。

民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和审美观念。通过学习这些元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种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民族音乐元素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的西方音乐相比,民族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格。不仅能够打破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固有印象,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中职音乐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还能使其在对比和学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和价值。民族音乐的新颖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其在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

二、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中职音乐教学及传承策略

(一)完善教材与课程设置

(1)编纂包含民族音乐的教材

在当前中职音乐教育中,教材的编纂是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基础工作。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需编纂一套包含丰富民族音乐内容的教材体系。不仅广泛收录各民族的经典音乐作品,还需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演奏技巧及传承价值。

在编纂过程中,需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兼顾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全面领略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教材的结构设计要合理,内容安排要循序渐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教材还要注重与时俱进,随着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保持其时效性和前沿性。

(2)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民族音乐教学比重

除了编纂包含民族音乐的教材外,调整课程设置也是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途径。中职音乐学校需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体系,根据民族音乐的教学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可以在现有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例如,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可以安排专门的民族音乐欣赏环节,让学生聆听和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和声美。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可以结合民族音乐的实例,讲解民族音乐的调式、音阶、旋律构成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在音乐创作课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可以系统地介绍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为未来的音乐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组织民族音乐演奏会、民族音乐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传承意识。

(二)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中职音乐学校应系统性地组织民族音乐知识培训。涵盖民族音乐的广泛领域,包括理论框架、演奏技艺、文化背景及传承价值。通过这样全面的培训,教师能够建立起对民族音乐的全面认知,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训内容的设计需注重实用与前瞻并重。学校可邀请民族音乐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利用民族音乐博物馆、音乐会等实地资源,让教师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在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学校需积极鼓励教师探索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需注重情境教学,通过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可以利用民族乐器、服饰、舞蹈等元素,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三)增强学生民族音乐认知与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其对民族音乐的全面了解,中职音乐学校应积极开展民族音乐普及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围绕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等核心要素展开,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展览、媒体宣传等,营造一个充满民族音乐氛围的学习环境。

教师需将民族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音乐现象,感受民族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如民间歌谣、民俗活动等,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并不遥远,而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此外,教师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通过播放民族音乐的视频资料、展示民族音乐的演奏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民族音乐元素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是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教材与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民族音乐素养、增强学生民族音乐认知与兴趣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元素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利.中职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探析[J].新智慧,2024,(35):88-90.

[2]陈丽萍.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传统民族音乐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24,(3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