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与专业技能融合教学的路径探索
段媛元
锦西工业学校 125000
摘要: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存在明显脱节,教学内容抽象且缺乏实践性,使得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场景中,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数学素养提升受限。实施融合教学,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能实现数学工具性与专业实用性的双向赋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技能、融合教学、教学策略
现在中职教育领域里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和专业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矛盾问题。如课堂上经常出现老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的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情况好像越来越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课程定位不够明确,举的例子和实际专业场景联系不紧密。针对这个情况尝试在机械制图课程、会计实务操作等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寻找数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点。这种探索主要是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给中职数学老师提供一些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课堂设计方案。最终目标是解决数学课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让数学真正成为支撑专业技能学习的工具。
一、中职数学与专业技能融合教学的意义
数学作为技术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具,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和思维锻炼这两个方面。中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都涉及到大量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车间里机床操作需要计算零部件的角度参数,到会计做账时要用统计方法分析收支数据,数学就像工具箱里的万能钥匙,既能解开各种技术难题,又能训练操作机器时的条理性。
在推进数学课与专业技能课融合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他们做事讲究条理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注重系统性、讲究步骤的思维方式,其实是当前用人单位特别看重的一种关键能力。具备这种思维品质的技术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将数学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中职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1]。
二、中职数学与专业技能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重构与转化
在推进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专业化调整是实现与技能培养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把数学知识点拆解成对应不同工种需求的模块,也就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可以让课程更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
比如说在三角函数这个章节,可以改造成"机械臂运动角度计算"这样的专题。简单来说就是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那些机械手臂的摆动轨迹需要精确计算,这时候正弦定理之类的知识就派上用场了。
具体操作的时候,需要让教机械的老师先给出零件图纸的具体参数,然后数学老师根据这些数字来设计练习题。这样可以保证教的内容和实际工作场景是匹配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模拟真实的工作流程。最后还能用3D打印把设计方案做成实物来验证,整个流程从看懂图纸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实物验证,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公式定理,还能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方法的场景化创新
任务驱动法这个教学方法在提升学习效果方面挺有用的,特别是在数列这种抽象知识点的教学场景里。可以虚构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便利店"的模拟场景,把等差数列用来算设备折旧费,等比数列用来算货品库存周转率。通过这种与实际结合的方式,学生就能理解数学公式在现实中的用途。
具体可以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导师展示真实财务台账,让学生直观看到账本里的数据列是怎么构成的;第二步由数学老师带着学生把这些表格数据转化成数学表达式;最后让学生分组模拟便利店年度经营。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他们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构建
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还是看期末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在推进数学课和专业技能课结合的过程中,应该要建立能同时考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完整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且通过构建过程性评价标准和跨学科评价机制,可以为中职数学与专业技能融合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2][3]。
比如说电子电路设计这类实训项目,需要设置专门的数学应用评分项。可以针对函数图像分析、参数计算这些环节制定具体的打分标准。在教整流电路的时候,既要看学生能不能调出正确的示波器波形,也要检查他们用三角函数算相位角时的准确度。通过这种多角度的过程评价,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哪几个步骤上容易出错,还能发现有些学生可能计算能力不错但不会用示波器。
另外还可以让数学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共同参与评价,制定双方都认可的评价标准。数学老师这边可能更关注公式运用是否正确,而专业课老师则会重点观察工具使用是否规范。这种跨学科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让老师更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简单来说就是还能促进不同科目老师之间的教学配合,像在备课阶段就可能需要商量怎么把数学知识更好融入实训内容。
三、结语
在中职学校开展数学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结合教学时,应该说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就像之前带学生分析挖掘机液压装置的工作状态,需要他们计算油缸伸缩角度参数,最开始学生们总是吐槽"数学题太烧脑",后来慢慢开始讨论三角函数怎么用在机械维修里,这种转变其实也就是知识融合产生的化学作用。它印证了我们常说的那个道理——专业实操是数学公式的练兵场,反过来数学思维又能帮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技术原理。
这种跨学科教学法拆掉了课堂和车间的围墙,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学方程在拧螺丝、看图纸时的用处,应该说这对提升学习积极性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1]陈鹭飞.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与专业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师,2022,(08):39 - 41.
[2]陈江波.中职数学与专业课融合教学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74 - 75.
[3]竺其峰.论中职数学与专业课融合教学的策略[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3):40 - 42.
[4]张明国.中职数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