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劳动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作者

雷小平

万盛经开区万盛幼儿园,重庆 万盛

引言:劳动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有助于改变幼儿不主动劳动的情况;有助于幼儿认识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塑造幼儿的品格。

一、清楚存在问题,清晰劳动教育方向

据当下幼儿园整体实施劳动教育现状,发现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剖析,为幼儿园开展真正的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明晰方向,找准目标。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不被重视

劳动是幼儿应具备的能力,是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当下,大部分幼儿园不重视劳动教育,不明白它的重要意义,幼儿一日生活中很少融入劳动教育,幼儿丝毫没有劳动的概念,不主动劳动、不喜爱劳动,缺少劳动快乐的体验感等方面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流于形式

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劳动教育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存在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还滞留在操作层面上,忽略了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并且大部分内容太过简单、形式化,劳动教育效果甚微,意义不深刻等问题。

(三)劳动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

忽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幼儿的主体地位,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单一化,被教育者所主导,大部分幼儿的大多数劳动教育都是在教师和幼儿家长指挥下进行的,幼儿没有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二、基于儿童立场,完成劳动教育目标

(一)形成幼儿园劳动教育方案

基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及“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主动探索并开展劳动教育,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的劳动教育目标,丰富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等,形成一套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案。

(二)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提升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探寻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融进劳动教育的多种实施路径,利用幼儿日常活动、重要节日活动、特定性社会实践等,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提升幼儿劳动技能。

(三)激励教师不断更新保教理念

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保教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研究的态度捕捉幼儿劳动需求,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指导水平,丰富劳动教育途径。

三、知行合一,践行劳动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应具生活性、多样性、趣味性,注重孩子日常劳动习惯养成与能力提升。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应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园所要发挥主导作用,着力系统培养;家庭应发挥基础作用,进行日常渗透;社会要发挥协助作用,提供劳动实践场所。

(一)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基础部分

1.劳为自我。

劳为自我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根据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和开发适合幼儿的劳动教育项目和劳动教育活动,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各环节,逐步提升幼儿的服务自我能力。如:独立进餐、穿脱衣物、整理书包等。

2.劳为集体。

劳为集体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锻练契机,服务集体、服务他人是幼儿社会化的表现。在劳动教育中应始终保持幼儿的主体地位,指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提高幼儿“小主人”意识,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例如:选择工作单、明星值日生、动植物角的养护、区域材料的整理、户外游戏的器械摆放等,让幼儿在提升责任感的同时增强服务集体意识,增强劳动技能。

3.劳为社会。

劳为社会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拓展了渠道,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形式应多角度、多层次,劳动服务的对象也是从自己延伸到他人,通过不同的劳动内容、形式和渠道,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能力。比如,随着大班幼儿劳动意识和能力地逐步提升,可引导幼儿劳为他人;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开展“快乐帮扫日”活动,让幼儿协助保洁阿姨完成扫、拖、擦等劳动任务;又如“大手拉小手,成长路上一起走”活动,大班的小朋友帮助刚入园的小班弟弟妹妹在午睡起床后收整被褥、整理衣裤,带小班弟弟妹妹参加班级区域游戏等,帮助幼儿感受服务他人的价值与意义。

(二)课程中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要部分

1.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

结合幼儿园各年龄段的月主题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其中。例如,大班主题课程“欢欢乐乐过新年”,亲子制作糖葫芦、师生动手包汤圆等,体验劳动的快乐;中班主题课程“劳动小标兵”,在教师与家长的陪同下,幼儿走进养老院开展“萌娃敬老,童心暖心”实践活动,活动中幼儿照顾老人,感受到照顾老人的快乐与温暖,从而知道尊老敬老。

2.活动室课程中的劳动教育。

在活动室课程中,让幼儿通过实操实现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木工房中,幼儿通过机器进行切、锯、钉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木制作品;编织室中,幼儿小手在织布机中穿插着编织各式各样的作品,感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3.班本课程中的劳动教育。

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体验性、操作性、生活性,因此在班本课程开发中更要将课程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整合,在班本课程探究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例如:中班班本课程“面面俱到”,基于幼儿对香喷喷馒头制作过程的兴趣,开展“面粉大变身”“面团造型师”等劳动教育体验环节;大班项目课程“沙子,再堆高点”,基于沙子堆高问题引出班本课程,幼儿在调查了解沙子堆高的方法后,采用大胆尝试小组合作这一形式,通过粘沙、固沙等,探寻出多种可行的堆高沙的方法,幼儿在获得搭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劳动的欢愉。

(三)游戏中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 游戏,将劳动教育融入于游戏中,会让劳动教育充满趣味性,更会受到幼儿的青睐,从而走进幼儿的心里。例如,在活动室内教师可以设置不同职业体验区,“品茗轩”中幼儿担任茶艺师体验洗、冲、泡、品的泡茶过程,“炫彩美发”里幼儿扮演美发师体验理发师吹、剪、烫技能,“娃娃家”幼儿扮演妈妈或爸爸给仿真娃娃穿纸尿裤等等,将劳动内容游戏化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游戏也是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种植基地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劳动教育活动,幼儿园可充分整合利用空间资源,为幼儿打造适合种植、饲养的劳动实践区域。例如,“长长种植园”中的菜农体验活动、植物生长记录员、观察养护手册等都能让幼儿进行自主管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果树认领活动”通过标识牌让果树和幼儿之间产生认养关系,让幼儿更有兴趣持续照料果树的生长。“果蔬采摘日”的采摘活动让幼儿体验果蔬从种植区到餐桌的挖、摘、清洗、品尝等过程,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萌宠园”里,以班级认养的方式让幼儿轮流照料小动物,幼儿在劳动体验中萌发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的情感。

(五)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延伸

充分利用社区、家长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熏陶。例如,“相约中秋”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收纳达人”活动中,聪爸慧妈们则带领孩子从选择收纳工具、讨论收纳方法、尝试分类收纳等方面对厨房里的碗筷、书房的书籍、卧室的衣物等进行收纳,在收纳活动中幼儿既积累了整理方法,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班级家长会、家长微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促使幼儿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导幼儿家长认同与支持幼儿园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等。

(六)活动中的评价机制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推进保障

基于劳动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幼儿园应通过多元评价、多维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方式,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水平、劳动教育实施质量、幼儿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指导水平、幼儿能力提升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从而有力保障幼儿园阶段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落实党的育人方针,传承劳动教育精神,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让幼儿在生活中感悟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获得快乐,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幼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