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刘海英
惠州仲恺高新区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实,其要求教师在除了传授学生基础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随着学生课后辅导和加课后家庭作业的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尤为重要。只有尽可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愈加关注,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给予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与厌烦的心理。而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内涵
“减负增效”主要是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减负增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进而能够吸收更多教师传授的知识,对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1]。
(二)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要求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根本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参与感与体验感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其综合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其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影响。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深刻,使得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以“灌输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被动的接收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这不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还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有所减弱,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减轻学生的课后培训压力和课后作业压力,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可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喜好等为其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作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接收教师传授的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
(二)细致研读语文教材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教师、家长、其他同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当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研读,在将基础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
以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为了能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文章中情感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作者描绘的景象,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其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传达给学生,加深学生对该文章情感的理解。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部分文章是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会的,教师可以在备课时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视频资源,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感受文章中描绘的场景,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3]。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往往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还够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为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后,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询问学生“同学们去爬过山吗?有哪些难忘的经历?”通过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身爬山经历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不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将自身的实际经历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4]。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自身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提前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播放,不但能够让学生较为直观的看到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场景,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记忆。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让学生以文字、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望庐山瀑布》的学习,还能够借助视频资源加深学生对古诗中词语的运用效果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良好课堂体验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提高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对于促进小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研读语文教材、创设教学情景、运用信息技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国军.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基础教育论坛,2022(7):57-58.
[2] 张硕. "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J]. 科普童话·原创,2022(12):92-94.
[3] 谢雪燕.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11):49-51.
[4] 郭耀锐.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2(20):105-107.
[5] 陈亚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2(3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