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
兰涛 郭啟军 吴润江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在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关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土建施工建设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建设;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1.1良好的可塑性
混凝土在未凝固之前,展现出了极佳的可塑性特点,这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依据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灵活地将其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构件。无论是基础的柱体、梁体,还是更为复杂的异形结构,混凝土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并满足施工需求。例如,在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独特的建筑造型效果,工程师们常常会利用混凝土浇筑出各种曲线和不规则形状的构件。这种做法不仅展示了混凝土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势,而且在塑造建筑外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2高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它具备了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在土建工程领域,许多结构都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例如高楼大厦的基础部分、桥梁的桥墩等,混凝土的高强度特性使其成为这些结构的理想选择。此外,混凝土还拥有卓越的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包括风力、阳光、雨水以及化学物质的腐蚀等。在沿海地区等特定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地抵御海水的侵蚀,确保建筑物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从而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成本效益高
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含水泥、砂石、水等基本成分。这些材料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能够轻松获取,并且它们的价格通常都比较低廉。与其他类型的建筑材料,例如钢材、木材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使用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依赖于复杂昂贵的设备和技术,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在一些大规模的土建工程中,比如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混凝土的成本效益优势表现得尤为突出,为工程节约了大量资金。
1.4防火性能好
混凝土是一种天然的不燃材料,它具备了非常优秀的防火性能。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下,混凝土结构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与那些易燃的材料,如木材、塑料等相比,使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在那些对防火要求特别高的建筑场合,例如医院、学校、商场等,混凝土结构因其卓越的防火特性而被广泛采用,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2.1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中原材料的选择构成了基础且关键的环节。作为混凝土的关键胶凝材料,水泥的强度等级、凝结时间等性能参数对混凝土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依据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包括结构承载力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挑选适宜的水泥品种。例如,在需要满足抗渗性能的地下工程中,推荐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粗骨料的粒径、级配和形状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一般来说,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对于外加剂,其合理使用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水剂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水灰比,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缓凝剂则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该过程需要通过反复的试验研究,依据原材料的特性以及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对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的配比进行精细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能够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
2.2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加料顺序。若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的各组分无法实现充分的均匀混合,这将对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反之,搅拌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适宜的加料顺序对于提升搅拌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一般而言,首先投入部分水、水泥和骨料进行初步搅拌,随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和外加剂以继续搅拌过程。在混凝土的运输阶段,必须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离析和泌水等不良现象。对于较短距离的运输,推荐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而对于长距离运输,则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在搅拌车内安装搅拌装置,以维持混凝土的均质性。此外,应依据运输距离和时间,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
2.3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是土建施工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开始浇筑之前,必须对模板、钢筋等关键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它们完全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每一层的厚度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采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法时,特别需要注意各层之间的紧密结合,以防止出现所谓的“冷缝”,这种缝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振捣是确保混凝土达到预期密实度的关键操作步骤。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的操作技巧非常关键,需要快速插入混凝土中,然后缓慢地拔出,同时确保插入点均匀分布,以避免出现漏振的区域。振捣的时间长度也必须恰到好处,通常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有明显下沉和气泡冒出为标准。对于那些钢筋特别密集的特殊部位,标准的振捣设备可能难以发挥作用,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小型振捣设备或者采取人工振捣的方式来辅助完成振捣工作,确保这些区域的混凝土也能达到良好的密实度。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确保其强度增长及耐久性的关键环节。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混凝土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以确保水泥水化过程的充分进行。通常采用的养护方法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等。自然养护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其表面覆盖湿润的草帘、麻袋等材料,并定期浇水,以保持表面的湿润状态。针对广泛存在的混凝土结构,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措施,旨在有效降低水分蒸发速率。蒸汽养护方法特别适用于预制构件等情形,能够显著加快混凝土硬化进程,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养护周期的确定,需综合考量混凝土种类、环境温度等关键因素,通常不得低于7天。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原材料的精心选择与配比、严格的搅拌与运输控制、规范的浇筑与振捣操作以及细致的养护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土建工程的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土建施工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应持续关注和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最新进展,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流程,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工程需求,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美观的建筑作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凌珎.浅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J].居业,2024,(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