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

牛春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132101

项目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22年下半年课程改革立项建设《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作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然而,传统的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与食品工业的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企业案例和思政案例的融入,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对食品理化检验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将从一下几方面进行:

一、改革课程教学大纲

1.明确课程目标

改革后的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课程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实验技能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主要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标准(食品理化检验的成分分析不菲主要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测定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三大模块);实验技能模块通过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综合应用模块则通过案例分析、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当作为牛奶厂的样品质量快速检验,将检验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验中去掌握,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通过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食品工业的最新发展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和标准规范纳入课程之中,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2.融合多学科知识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入企业案例

为了适应食品企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食品理化检验教学团队深入食品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家与团队教师一起座谈交流,从食品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中食品检验高级工考核标准,选定教学内容及实验项目。主要选取食品企业最基本应用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将食品企业的实际检测案例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了解食品理化检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入某食品企业因食品添加剂超标而被处罚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企业的检测流程和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改革后的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项目研究法等。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集于一体,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视频,使学生的各个感官能够同时获得教学信息,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将有些现有实验室无法进行的实验或实验周期长、无法用实验手段直接观察的实验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实施“问题导向”教学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加思政案例

思政教育融入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之中,通过思政案例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案例可以包括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食品理化检验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可以引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作为思政案例,让学生分析该事件的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和预防措施等。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食品理化检验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定期对课程改革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内容适应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改革方案,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通过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生在食品企业实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色,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未来,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企业案例和思政案例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食品行业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理化检验人才。同时,课程改革也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食品理化检验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