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文化的ACG形式IP改造和周边制作

作者

石文健 嵇晨涛 张旭浩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吉林省长春市,邮编 13060

第一作者简介:石文健(2004年9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省荆州市,学历:本科,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传统文化的ACG改造

第二作者简介:嵇晨涛(2001年9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湖州市,学历:本科,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

第三作者简介:张旭浩(2004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学历:本科,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孙统兵 组长:嵇晨涛 组员:张旭浩 石文健

摘要:基于我国博大精深,卓尔不群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的丰富创作资源和ACG文化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潜力。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决定将24节气进行拟人化设计并结合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创作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促进对24节气的创新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获得大量人群认同后在哔哩哔哩、快手、抖音等自媒体软件为其宣传推广,并举办线下参观活动收集参与者们最喜欢的24节气中的内容以优化或淘汰反馈不佳的设计。对于反响良好的部分IP内容进产出一系列与日常用品相关的周边作为商品售出建立起流动资金链来继续产出24节气相关的IP内容。

关键词:24节气;ACG文化;ip创作及周边推广

引言:随着国内网络文化的高速发展与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向往于外面独特新鲜的文化。这一时期日本的ACG文化早已占据世界鳌头且拥有完整庞大的产业链,众多大厂可以用庞大的资力人力产出大量优质精美的动画动漫以输出自己的文化。如东映动画的《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Sunrise的《机动战士高达》飞碟社的《fate stay night》这些动画动漫无一不吸引着当时极度缺乏文娱的国人。不仅仅在于它的娱乐性,更在于它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构建身份认同与表达自我的平台。而当时的中国的ACG市场。虽然也有“大闹天宫”“九色鹿”“葫芦娃”等以传统文化为基底创作的作品,但是相比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还是太过于匮乏,未能给国内ACG市场开出一个好头。在之后国内的技术与制作水平滞后导致大量国产ACG画面粗糙难以吸引主流市场。国内ACG市场处于停滞状态。而如今ACG相关的技术被网络传播,相关的软件越来越偏向平民化、个人化。现在爱好者们都可以相对轻松创作属于自己的原创ACG作品。网络上国内ACG的确实以惊人的增长速度增长着。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同质化。太多创作者的作品没有  内涵没有深度,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多类型的再创作。

一、核心概念

(1)、IP化开发与跨界联动

以传统文化IP的创新化改造需要重新构造符号为起点,提取四大名著、杂耍刺绣等有代表性的元素,结合当下新技术进行演绎。例如《黑神话:悟空》将《西游记》这个传统古代小说的故事与3D动作冒险这一游戏模式结合,通过高精度建模还原东方神话的史诗感,保留了独属于中国的古典美学,契合游戏物理引擎的需求。跨界联动也是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如《东方:平野孤鸿》将中式角楼建筑转化成游戏中可建造的场景,带动年轻人对古建文化的关注。传统文化IP开发的产业链不只覆盖动画、游戏,还涉及模玩、文旅等,形成“内容+衍生品”的复合式产业链。。

(2)、数字化体验与沉浸式营销

通通过虚拟现实( VR ) 、增强现实( AR ) 等技术重构文化体验场景,是提升用户参与度的核心手段。故宫推出的解谜游戏《谜宫如意琳琅图籍》将文物考据转化为互动机制,玩家在破解机关中学习历史知识,实现“游戏即学习”的沉浸式传播。此外,线上线下快闪店、线上虚拟空间主题展示与线上联动,如将马术文化与元宇宙结合的“千里少女”项目、在虚拟马匹养成与参与竞技的游戏、深化文化感知的虚拟现实互动等,都可以让用户在游戏中进行游戏体验。知。

(3)、社群共创与用户参与

如今大量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二创是传播的重要驱动力。ACG化营销要鼓励这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参与内容生产。例如《非人哉》对古代神仙形象的开发中,会尝试通过粉丝投票决定角色设计方向。甚至有的公司会采用玩家群体中呼声很高的自制形象,形成“受众共创”机制。B站等自媒体平台的同人创作视频也能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如《中国奇谭》通过单元剧形式激发观众解读志怪寓意的热情,推动作品破圈。

(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

数数字藏品(NFT)成为传统文化的新变现路径。敦煌研究院推出“飞天”数字壁画藏品,用户通过区块链技术拥有数字资产,享有线下优先参观展览的权益,实现“数藏赋能实体”;既满足了Z世代对于稀缺性的需求,也通过权益叠加增加用户黏性。“谷子经济”(周边衍生品)开始兴起,如《哪吒》系列电影的手办、联名服饰,把文化符号变为高溢价商品,形成长尾消费市场。场。

(5)、相关政策的引导

国家政策对传统文化IP开发的扶持是持续性的增长性的。在2008年国家文化部就曾提出过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增加以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围棋少年》就是曾经一部很好的融合了中国围棋元素的国产动画,到现在如《白蛇.缘起》在通过“中式爱情”的普世主题,成功实现票房与口碑双赢。同时,借助电竞、动漫等全球化媒介,搭建跨国合作平台,如腾讯旗下子公司开发《湮灭之潮》,融入英国国建筑元素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形成文化输出新范式。

二、国内外现状

国内传统文化ACG改造的发展现状1.技术驱动下的文化IP创新:以《黑神话:悟空》《哪吒》系列为代表的国产ACG作品,通过3D建模、动作捕捉、AI生成等技术,将《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IP现代化。例如,《黑神话:悟空》利用实时光线追踪技术还原山西悬空寺等文化地标利用场景扫描将众多美轮美奂的中国风场景展现在游戏中,而《哪吒2》则融合了三星堆元素和非遗音乐(如侗族大歌)还有对传统角色哪吒敖丙角色形象以及故事的重塑,形成视觉与文化的双重冲击。

优势:在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传统文化符号(如古建、民俗、神话)得以高精度还原,同时通过年轻化的叙事吸引更多受众。例如,《王者荣耀》中奕星的黄鹤楼元素皮肤通过诗歌与游戏技能的结合,唤醒观众对唐诗的文化认同。

2.文旅融合:山西借《黑神话:悟空》热度发展相关文创产品,甘肃推进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形成“ACG+文旅”的生态链。

3. 用户共创与教育功能:UGC生态:B站等平台鼓励用户创作节气主题同人作品、Cosplay,形成社区化传播。

二、国外传统文化ACG改造的典型案例

1. 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全球输出

拟人化IP模式:如“舰娘”(军舰拟人化)、“刀剑乱舞”(日本刀拟人化)等,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萌系角色结合,形成庞大的衍生品市场。此类IP通过动画、游戏、手办等多媒介联动,形成全产业链开发。

文化融合创新:日本ACG常将传统妖怪文化(如《鬼灭之刃》中的“鬼”)、武士道精神与现代奇幻结合。还有例如《咒术回战》融合日本民间妖怪故事与咒术的内容,既保留本土特色又适应全球审美。

2. 欧美:神话与超级英雄的现代重构

案例:漫威宇宙对北欧神话(雷神索尔)的改编、DC对希腊神话(神奇女侠)的再创作,将传统神话题材转化为现代超级英雄叙事,通过电影、漫画、游戏多平台输出。

技术应用:如《战神》系列游戏通过高精度建模还原北欧神话场景,结合开放世界玩法,增强沉浸感。

3. 韩国:传统与现代的视觉融合

案例:游戏《剑灵》将韩国传统服饰(韩服)与武侠元素结合,动画《千年狐》融合民间传说与现代都市奇幻,形成独特的“东方幻想”风格。

总结:国内外传统文化的ACG改造均以“技术+叙事”为核心,但国内更强调文化传承与国潮品牌,国外则侧重娱乐化与全球化适配。未来,国内需在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借鉴日本IP运营、美国工业化生产经验,构建“技术自主-内容深耕-全球共鸣”的生态闭环。

三、营销模式

目前传统文化的ACG形式IP基本上还是由大厂主导,在它们原创的故事游戏中传统文化通常作为皮肤道具向人们销售,而小型团队则很少选择直接以传统文化为主要买点向市场投放,这其中有着相当大的空白市场。在创作IP的过程上利用现在便捷的绘制软件ps、ae进行对角色的创作在宣传上则依靠哔哩哔哩、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向公众展示新媒体时代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优势。通过在线上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渠道推广,线下举办展会,售卖周边的方式来提升受众们的喜爱。

(一)传统文化 IP+实用日常用品周边

传统文化 IP+实用日常用品周边并不是什么市场深坑。大多数创作者创造的作品真的不行,不受市场欢迎。它们缺少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只停留在对角色的美型上,外貌上。事实是对传统故事的现代化改造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创作新的,有内涵的故事才能最大程度上吸引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受众,留住这部分人口才能继续借由他们去挖出那些潜在的用户人群。而不是一上来就想着让所有人们喜欢。

(二)绘制传统文化24节气 IP 过程

通过对24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将对应24节气的多种元素进行艺术化改造与设计,并对24节气进行拟人化设计,其形象会随着不同的节气产生不同的变化,包括服装和发色。外表总体上是一个朴素的乡村少女形象。头发的颜色从春到冬的变化为浅绿(春)——深绿(夏)——红(秋)——白(冬)。有一只名叫惊蛰的小龙。由于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上古的时候,人们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方向来确定季节和节气,因此桔栖的头上带有一个北斗形状的头饰,不同节气方向不同。周朝时,周公发明了圭表观影,及通过竖直杆子的影子长短变化来确定冬至夏至的时间,所以桔栖的手里时常带有一根木棍。节气还是古时人们总结出来知道农事的补充历法,桔栖因此对于农耕方面的是非常擅长。因此会手握与古代农耕相关的工具。节气也指示了气候和降水的变化,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使得桔栖的性格表现上感觉像一个温柔的大姐姐。最早关于节气的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桔栖的存在时间大约在4000年左右,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她对于作物的培养有浓厚的兴趣(种田)热衷于收集和品尝各种作物的种子和果实。节气在东亚和东南亚都有重要影响,这可以视作她的活动范围。

(三)绘制软件

使用了 Photoshop软件。

(四)农产品动漫 IP 形象

五、总结

24节气与ACG文化的融合+实体周边的推广,是目前对传统文化较为成熟的现代化传播方式。24节气与卡通萌系的拟人形象的结合更容易吸引年轻人,提高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兴趣从而主动了解节气背后的历史和科学知识。在如今如“黑神话”、“哪吒”这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的爆火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深入探讨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这块国内曾经贫瘠无比的ACG市场,它们的入场进一步促进着国内的ACG市场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文化输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但创造一个全新的ip不仅考验着制作组的制作水平与自己的知名度,还有着风险大的巨大弊端,而24节气本就历经过时代的考验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将其改造融入ACG文化可以减少大量的风险,更容易填补市场空白。其符号性和叙事的潜力是它最大的强处。成功获得在自媒体软件上的关注后,通过塑造大量的节气相关故事继续扩大其影响力产出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