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路径探索

作者

户乔娜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干部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提拔与任用对于推动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干部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创新思维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医疗需求的多元化,医院需要更加注重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路径,成为医院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现状、问题及挑战,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干部成长的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

在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医院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阵地,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医院干部作为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能力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当前,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干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现有的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机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选拔标准不够科学全面,过于侧重医疗专业技术而忽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选拔过程的公开透明度不足,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干部培养和任用后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难以有效激励干部积极作为等。因此,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科学路径,构建更加合理、高效、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适应新时代医疗改革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多数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现状

(一)选拔标准不够科学全面

多数医院干部提拔任用中,选拔标准存在一定偏差。过于侧重医疗专业技术能力,认为医疗技术精湛的医生就能够胜任管理岗位。比如在一些医院的干部选拔中,候选人只要在临床业务上表现突出,就更容易被列入提拔名单,而忽视了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关键素质。管理岗位需要具备规划、组织、协调和决策等多方面能力,单纯的医疗技术强并不等同于能有效管理医院科室或部门。一个擅长手术的医生可能在面对复杂的人员管理、资源调配和工作协调时感到力不从心,导致科室工作效率低下,团队协作不畅。

(二)选拔过程不够透明公开

部分医院干部选拔过程的公开透明度不足。从干部选拔的信息发布来看,一些医院仅在内部小范围公布选拔通知,信息传播有限,很多员工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导致参与度不高。在推荐和考察环节,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例如民主推荐时,参与推荐的人员范围较窄,可能仅局限于部分领导和少数职工代表,无法充分反映广大员工的意愿。考察过程中,考察内容和方式有时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存在考察人员主观判断影响结果的情况。而且考察结果也未能及时、全面地向全体员工反馈,使得选拔过程缺乏公信力,容易引发员工对选拔公正性的质疑。

(三)后续培养体系不完善

许多医院在干部提拔任用后,对干部的后续培养重视不够。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培训方式,没有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对于新提拔的科室主任,可能既需要管理知识培训,也需要了解最新的行业政策,但现有的培训可能只是泛泛地讲解一些通用知识,无法满足其实际工作中的迫切需求。培训方式单一,多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实践锻炼和案例分析等互动性强的培训方式,难以让干部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医院没有建立持续的跟踪培养机制,对干部在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关注,不利于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发展。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多数医院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过于注重业务指标,如门诊量、住院人数、手术量等,而对干部的管理能力、团队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考核权重较低。这就导致一些干部为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了科室的整体管理和团队建设。考核方式不够多元化,主要依赖上级领导评价,缺乏同事评价、下属评价和患者评价等多维度评价。上级领导由于工作繁忙,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而且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挂钩不紧密,无法有效激励干部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二、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有效路径

(一)数据驱动选拔,精准识别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的提拔与任用需更加科学、精准。数据驱动选拔,正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人才识别方式。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对干部的工作表现、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例如,可以建立干部工作绩效数据库,记录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科研项目成果等。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整理,形成干部的个人能力画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精准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和领导才能的干部。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某位干部在医疗技术、团队管理、患者服务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那么这位干部就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数据驱动选拔不仅提高了选拔的准确性和效率,还确保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种以数据为依据的选拔方式,有助于医院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干部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的提拔与任用需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考察其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体系应涵盖业绩评价、同事评价、患者评价、自我评价等多个维度。业绩评价可以量化干部的工作成果,如手术成功率、治愈率等;同事评价则能反映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患者评价则直接体现了干部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自我评价则让干部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例如,在选拔一名科室主任时,除了考察其医术水平,还会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其同事对其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的评价,以及患者对其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同时,也会鼓励干部进行自我反思,阐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未来发展规划。这种多元评价体系能够确保选拔出的干部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还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服务意识和领导潜力,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定制化培养方案,助力干部成长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定制化培养方案,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提出的创新策略。针对每位干部的个人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例如,对于一位擅长临床医疗但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医生,我们可以为其设计一系列管理培训课程,包括团队管理、项目策划、沟通协调等,同时安排其参与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其管理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资源和学习机会,如在线课程、学术研讨会、海外研修等,让干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位干部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种定制化的培养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干部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干部个人的职业成长,也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

(四)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干部配置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干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干部配置,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一机制要求我们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干部的岗位和职责。例如,当医院新开设一个特色科室时,我们可以从现有干部中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的干部担任科室负责人,以确保新科室的顺利运营。同时,鼓励干部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也是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一环。比如,将一位在临床部门表现出色的干部调至行政部门,发挥其管理和协调能力,为医院的整体运营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实行干部任期制,定期对干部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晋升,也是优化干部配置的重要手段。这样既能保证干部队伍的活力,也能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部分医院干部提拔与任用的现状、问题及挑战,提出了数据驱动选拔、多元评价体系、定制化培养方案和动态调整机制等有效路径。这些路径的实施,将有助于医院更加科学、精准地选拔和培养干部,优化干部配置,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未来,医院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干部提拔与任用机制,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晓丹,徐春霞,林莉莉,等.县级公立医院后备干部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人才,2024,(12):37-40.

[2]邓诺,刘杨.基于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干部提拔视角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16):49-51+55.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4.16.049.

[3]周丽敏,陈晋宇,黄细妹,等.三甲综合医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23):82-85.

[4]陈珍波.完善渠道,推动干部选拔科学化[J].人力资源,2023,(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