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商务英语》课程中的POA教学设计
樊金琪
武汉晴川学院,武汉 430204
[作者简介] 樊金琪(1980- ),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跨境电商等。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提升,将POA引入商务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实施POA教学,《商务英语》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其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实现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本文旨在探讨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在《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 POA教学设计;产出导向法;《商务英语》课程
《商务英语》是一门覆盖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的综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讲授,对于教师而言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因此,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与向课外延伸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巩固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商务实践能力,会更加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推动商务思维的提升,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
一、《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一般来说,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们对于商务英语的了解程度有限,缺乏系统的商务知识以及商务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积累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主动掌握相关的商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线下+线上的教学模式,营造真实的商务工作情境,讲解商务英语词汇、语法、句型特点、篇章结构,教授商务知识和实操技能。
“产出导向法”(POA)是以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外语教育专家构建的“本土化”的外语教学理论,该假设的理论基础借鉴了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输入假设(Krashen 1985)、输出假设(Swain 1985)、互动假设(Long 1983,1996) 和社会文化视角(Lantolf,2000)。“产出导向法”强调“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将输入与输出对接,即以知识学习的输入结合实际运用的产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进行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对应的产出任务,利用教学平台布置单元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学习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实际的交际场景,对学习输入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表达形式、语言结构和篇章内容等方面完成产出任务。教师通过检查产出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的进度和理解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
二、以POA理念构建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POA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实际运用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完成课堂内外的产出任务和拓展练习。教师综合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线上线下的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对接“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学习环节,细化各个环节的学习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构建起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以《商务英语》课程关于“Marketing”主题的教学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教学设计可以按照以下POA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安排。
1. 驱动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市场营销的定义、分类和市场营销策略等相关知识内容制作成微视频或微课,上传至学习通平台,让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或者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收集准备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学习输入材料,借助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推送课前学习内容。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根据本单元预期的学习产出目标列明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教师以PPT、音频、视频、微课等形式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前导入,也可以布置小组活动的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线上、线下资源搜集、整理关于市场营销的背景知识和典型案例,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模块。教师根据课前预习内容设定难度适宜的产出任务,布置关于市场营销的词汇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并要求学生在课上就相关话题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要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和产出任务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 促成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巩固单元知识要点,并进行消化和理解。在导入阶段,可以从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上提供的各种练习形式选择合适的类型对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测试。教师采用随机抽查或学生互查的方式检查产出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听说部分,可以选取小组编辑的典型商务案例PPT或视频内容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市场营销策略特点及其适用性,再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推动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补充学生的知识短板,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 评价环节
在课后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困难和改进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在Presentation活动中缺乏自信的问题,采取鼓励和逐步引导的方法,帮助他们渐渐克服困难,提高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针对学生在商务会议情境练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反馈,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商务会议英语表达的技巧。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行评估和反馈,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师生合作评价、同伴互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通过POA教学设计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商务场景中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该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文化素养。在现代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贯彻POA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商务英语》课程的有效学习,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延伸课内知识,填补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技能短板。以任务驱动设计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广泛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雪峰. “互联网+”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广场,2024年17期.
[2]曲冰. 基于“金课”标准的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 海外英语,2024年15期.
[3]宋艳. 基于POA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可行性研究——以综合课程为例[A].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3)[C],2023年.
[4]孙文娟.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内容重构[J]. 现代英,2023年22期.
[5]文秋芳,孙曙光. “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2):4-11.
[6]杨艳春.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挑战[A]. 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