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探究
加雄
神木市第一中学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与实践,通过系统框架搭建、有效策略实施及优化路径探索,形成完整闭环。本文发现,该模式能促进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融合,提升学习动机与参与度,强化师生互动反馈机制。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教学生态。此模式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框架
一、构建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框架
教师应确立框架构建原则,包括目标导向、学生中心、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等要点。其次设计框架基本结构,将教学环节、学习活动与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形成闭环系统。框架内容主要包含三大模块:目标规划模块—明确知识技能、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目标,使评价有据可循;实施操作模块—设计包含导入、展开、巩固阶段教学活动,每阶段融入相应评价环节;反馈调整模块—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与学习方案。框架设计强调螺旋上升递进关系,前后环节紧密衔接。
在实际应用时框架运行机制表现为:教学目标引领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成果通过多元方式呈现并接受评价,评价结果反哺下一轮教学规划。此外,框架还应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包括教师培训机制、资源支持机制与校本研修机制,确保框架可持续运行。此框架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避免各环节割裂现象,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通过框架建设,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评价参与者,学生则成为学习主体与评价主体,实现教学相长。框架还突出课堂即时反馈机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实现即时调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为适应信息时代特点,框架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智能平台实现全程记录与分析,为精准教学提供数据支撑。
二、实施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主张利用多样化评价手段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注重评价反馈对学习过程引导作用。课堂教学应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引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关注情感态度因素影响,创设真实交际情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评价设计要兼顾知识掌握与能力应用两方面,通过动态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精准施教。教师需转变传统评价观念,重视过程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功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与能力,促进学习方法改进。同时评价反馈要具有针对性与建设性,避免模糊笼统评语,明确指出优势与不足,为学习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为例,教师可借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展开教学。课前通过微信推送预习任务卡,包含影院相关词汇学习与对比句型初步探索,学生在线提交预习成果获得即时点评反馈。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展示本地不同影院图片,引导学生用比较级句型描述特点,师生共同评价表达准确性与流畅度。接着进入语言知识构建—实践评价环节,学生分组探究比较级规则与不规则变化形式,完成互动练习并获得即时评分,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学习策略。然后开展任务驱动—能力培养环节,以为外国朋友推荐最佳影院为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比较级句型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推荐词并进行展示,评价标准包括语言准确性、内容创新性与表达流畅度,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分反馈。课后布置分层作业:基础层完成比较级句型练习,提高层设计不同影院比较海报,拓展层撰写影院比较短文。通过作品展示与互评,形成完整闭环,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优化要遵循三条主线:教学内容与评价内容统一化、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多样化、教学反馈与评价反馈即时化。优化要注重课堂生态重构,实现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从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优化路径应关注学科特点,英语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学科,其评价应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与学习策略等方面。同时还应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强调输入与输出平衡,听说读写技能综合发展,构建螺旋上升式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结果应通过数据分析转化为有效教学决策依据,形成持续迭代优化机制。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师可从以下方面优化“教—学—评”一体化路径:首先构建主题式评价体系,将机器人话题与未来时态知识点、科技词汇学习统整为整体,设计贯穿单元全程评价任务—未来智能生活展望项目。接着优化课堂结构,采用评学结合形式: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导学案,学生提交对未来科技生活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对will/won't用法掌握情况调整教学重点;课中实施目标引领—探究体验—即时反馈三段式教学,学生分组探究未来时表达方式,通过情境对话练习will/be going to区别用法,利用电子评价系统即时反馈学习成效;创设科技展示厅情境,学生扮演未来科技专家,运用所学时态与词汇介绍未来科技产品,全班共同评价语言准确性与创意性。课后拓展评价路径,学生创作My Robot Friend主题短文或视频,上传至班级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与互评。单元结束后,教师利用评价数据分析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形成动态优化闭环。通过上述路径优化,实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标准、内容、方法一体化设计,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习工具,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
结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研究表明,构建系统教学框架、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优化多元教学路径三方面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本文发现,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评价割裂现象,使评价真正服务于教与学,实现教学全过程监控与调整。模式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评价标准科学性、评价方式多样性、评价结果运用有效性等关键问题,避免形式化倾向。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评价即时反馈机制,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评价体系构建,加强跨学科融合视角下一体化模式创新,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丹凤,田桐.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探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38(2):64-70.
[2] 刘侠.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探究[J]. 英语教师,2024,24(17):176-178.
[3] 黄丽娜. “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教师,2024(3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