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冯梅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一中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将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一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通过教学与评价的无缝衔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总结了实践中的成果与挑战,并对未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教学创新、个性化教学

作者信息:冯梅(1980.7-),女,汉族,陕西延安人,本科,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将教学与评价过程紧密结合,使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考核,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改进手段。这一模式的目标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实时调整与创新。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相结合的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融入评价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反馈,从而改进学习方式、巩固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通常是在期中、期末等阶段进行,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教学评一体化强调的是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及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也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学习成效评价。这种实时的反馈机制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实践

1.基于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合理的课堂活动、问题设计来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讲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堂实验,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和结果,实时评估他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情况。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后作业的反馈形式,而是通过课堂中的互动、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多元化手段,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快速调整教学策略。

2.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评价手段不仅限于期末考试或期中测验,还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比如,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分析元素的排列规律,并由各小组展示他们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深化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且在相互评价中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同时,实验报告或实践操作等评价手段,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通过不同维度的评价手段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

3.评价反馈的及时性与个性化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评价的及时性和个性化,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实时的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例如,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通过观察其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或理解偏差。通过这样的个性化反馈,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调整策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这种个性化反馈机制也使得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提升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通过不断的反馈机制,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主动调整学习计划。例如,在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即时反馈,自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掌握复杂的化学概念。

2.提高教师的教学灵活性

教师在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时表现调整教学计划。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馈,教师可以迅速了解到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补充相关内容。例如,在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教学时,教师如果发现多数学生在某一步骤上出现问题,可以立刻通过评价结果调整教学重心,进一步讲解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3.强化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往往在教学和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则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即时反馈,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1.评价设计的复杂性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融入评价,这对评价设计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熟悉评价的多种形式,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方法。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既要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评价,又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评价,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综合能力要求。解决策略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评价设计能力,帮助教师掌握多种评价手段。

2.评价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中,由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如何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是一个挑战。例如,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被客观反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多种评价手段,如将课堂表现与书面作业、实验成绩相结合,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3.评价反馈的时效性

及时反馈是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面对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难以对每个学生提供及时、个性化的反馈。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例如利用在线平台发布评价结果或反馈建议,从而提高评价反馈的时效性和效率。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通过将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尽管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完善,该模式为未来的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助力于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金玮祎.如何培养初中化学批判性思维[J].文理导航(中旬),2024,(10):61-63.

[2]艾璐.初中化学元素观内涵、建构进阶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24,(10):25-30.

[3]孙英芳,徐迎春,毕晓琳.黄河文化背景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以“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为例[J].化学教学,2024,(10):52-57.

[4]龚蛟.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2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