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作者

周欣

克东县第一小学 164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策略,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这一新课程标准不仅仅强调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更是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难以满足当前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因此,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特此着手,通过深入剖析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以及合作学习法这三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策略,细致探讨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与实践效果。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数学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境教学法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克和千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在课堂上布置一个“模拟超市”,准备一些标有重量(克和千克)的商品,如苹果、大米等。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购物称重等活动,直观感受克和千克的实际意义。在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克和千克的换算,还体会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商品标签上的重量标识,提问:“这个苹果重150克,那么两个这样的苹果一共重多少克?”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一斤等于多少克?”等,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

二、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法正好符合这一理念。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探究主题,通过实践探索获得真知,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法掌握角的度量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然后,提供量角器、不同大小的角等探究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先观察量角器的结构,尝试用它测量几个不同大小的角。通过实践,他们会发现量角器上的刻度和中心点的作用,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量角器要设计成这样?”“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角的大小?”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角的度量方法,还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开展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协调分歧等社交技能,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他们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然后,提出任务:“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让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模型的长、宽、高,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有的学生负责计算表面积。通过分工合作,学生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务,并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让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结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作为三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红文.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3,(13):79-81.

[2]聂存英.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启迪与智慧(上),2023,(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