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利用民族音乐 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作者

顾艳

江苏省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 213000

【摘要】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实施文化自信战略,民族音乐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音乐的魅力与特色。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重点对如何利用利用民族音乐,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文化自信;思考;作用;模式;策略

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过分追求西方音乐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紧迫任务。这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确保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课堂内容。将民族音乐融入进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能加强学生的艺术沉淀,让学生能够在新颖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一、当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建立文化自信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文化的复兴,民族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文化自信是指一种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信,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在当代中国,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淡化,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建立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民族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同时结合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民族音乐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二、当前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由于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缺乏支持,导致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教师队伍短缺。由于民族音乐教育水平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和深厚的民族音乐知识的专业人士来从事教学工作。目前民族音乐教育相关专业人才数量偏少,导致教师队伍短缺的情况较为普遍。

3.教学内容单一。在目前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往往只注重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和曲目,缺乏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关注和挖掘,导致教学内容单一化,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5.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多为传统的考试分数评定,缺乏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文化自信度的综合考量,导致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较大。

三、文化自信与民族音乐教育的关系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同时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和尊重。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文化自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培养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统、了解民族精神,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能够传达民族的情感和精神内涵。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增强个人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民族音乐也是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播民族音乐可以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与民族音乐教育密切相关,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促进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结合现代教育手段和理念,推动民族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文化自信的实现贡献力量。

四、如何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如何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完善。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传统。要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必须注重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保护传统音乐资源,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认同。

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创新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我们还需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具有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要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民族音乐教育在培养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在培养文化自信中,民族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民族音乐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和自信。

民族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身价值感。民族音乐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在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中国音乐教育迈向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建立文化自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音乐艺术的热情,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六、利用民族音乐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流传在民间。我国几千年民族文化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以此促使小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1.传统现代结合,优化教育模式

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的民族音乐教育注重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强调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民族音乐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够引入现代元素,使民族音乐更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

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其进行创新性思考。学生也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接受挑战和改变,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

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提前观看相关的教学内容,为正式教学作铺垫,由于学生的年龄特性,在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喜爱游戏的教师可以利用带领学生制作相关的游戏背景音乐来渗透民族音乐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橙光的软件来制作相关的民族小游戏,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还能够做到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教师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民族音乐比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避免纯理论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在课间播放一些民族音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师应该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不断的拓展,深化从课堂教学走到课外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做紧密的结合,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可以将课间操或者体育课的背景换成经典的民族乐曲,在每节课之前,教师都可以播放一些朗朗上口动听的民族音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丰富课堂内容。

3.采用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一些有趣的事情格外关注。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相关音乐知识。

例如,教学《十二生肖歌》时,教师可从学生的生肖属性这一传统文化的形式出发,促使学生加深对十二生肖的了解,充分掌握其来源。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十二生肖相关知识内容,并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再配合相关视频画面播放这首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相关知识学习中,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4.结合游戏教学,加深文化认同

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创设多样化的音乐游戏,促使小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完成知识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以《新年好》为例,教师可尝试将7个音级唱法和打击乐器融合在一起,设计音乐游戏,并随机在班级抽取7名学生,将一个个画有基本音级的标识符分别张贴在他们身上。教师播放伴奏并按照歌曲节奏点指出对应的学生,被指到的学生随即发出相应的标识声音,完成唱谱活动。为促使每一名学生均参与其中,可指定8人一组:用手鼓打节拍伴奏的学生1名,负责唱谱的学生7名。学生跟随手鼓节拍配合演练完成唱谱活动,教师做好巡查并予以科学指导。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还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认识了解打击乐器,加深对中国新年的了解和认识,发挥出游戏教学环节的价值。

5.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

对于音乐课程设计,教师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融入到现今的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正不当的教学环节,从而促进音乐课堂“活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避免民族音乐渗透的形式化,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还要避免跟风教学合理的选择所学习的音乐和拓展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教学下提升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理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深度,一味地选择过于复杂化的民族音乐。教师可以将现今的生活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还能提升对时代的感悟,并增加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只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内容以及影视作品来丰富课堂内容,在学习民族乐器时,如果学校没有相关的学习设备,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民族音乐视频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春节序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观看民族乐团演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民族管弦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传统乐器的魅力,感受乐曲中的思想感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两件乐器,并且让学生看一看形状、摸一摸材质、听一听声音等方法,拉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距离,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6.进行学科融合,进行文化教育

(1)开展民族民间器乐教学

开展民族民间器乐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柯尔克孜族民歌《火车来了》时,教师借助当地的“达卜”(汉语称手鼓)乐器,在“达卜”伴奏下演唱歌曲,促使小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这一传统音乐形式,引导他们有节奏地读歌词,增加音乐课堂教学乐趣。

(2)实施民族民间歌谣教学

积极实施民族民间歌谣教学。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结合我国具有鲜明方言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代表作,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用心聆听,并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使小学生深刻感受民间歌谣的别样风格,充分体会我国民歌的魅力。

总之,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样且流传久远。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以提升自身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音乐教育领域需要通过树立文化自信的音乐教育观念、重视新鲜血液的融入、通过西方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对比坚定文化自信等途径,逐步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以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真实发展诉求,聚焦教材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路径及实施策略,促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宪发.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21(8).

[2]王健博.探究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发展[J].北方音乐,2022(18).

[3]佟鑫.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及教学思考[J].黄河之声,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