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

作者

张兰兰

利辛县第二完全中学 236700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中心,目的在于探究“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对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有效推动作用。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建构了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该模型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素养,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及教学技能提高。文章对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落实有重要启示,也可为类似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评—致性”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教学策略简单、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以及评价方式较为传统等问题,限制着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高效落地。为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做法,以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教学模式。

一、教学策略的精进与实施

重视应用情境教学,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模拟,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会语言,以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倡项目式学习并鼓励学生针对具体课题深入探索,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引进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1]。在落实这些教学策略时,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并鼓励其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地进行教学方法调整,以保证教学活动能真正紧贴学生需要,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一课为例,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对古代赛马的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并通过仿真的活动来深化认识、锻炼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们探讨赛马策略、模拟布阵、促进团队协作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了古代的战争策略、现代的竞技分析,并以查阅材料、小组讨论的方式拓宽了知识面,发展了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例如,一些学生发现孙膑战略运用于现代商业竞争,显示出跨学科探究之魅力。同时,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赛马场景的多媒体展示,在线平台上的任务发布与讨论,增强了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在线讨论“要是孙膑怎么能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呢?”的主题,启发学生的创意。例如,在模拟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刻画,深化认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策略的引导与培养

指导学生通过事先研读教材和寻找相关材料,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课堂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课堂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课下,引导学生采用复习的策略,并通过总结归纳和建构知识网络,来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和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2]。

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为例,在预习阶段让学生细读文本,独立寻找威尼斯背景材料。上课时,组织小组讨论并运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请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讨论小艇在生活中威尼斯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在探讨中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等方法,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真实性和艺术性进行反思,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察课文。课下,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共享不同难度拓展资料及练习题,促使学生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进行取舍,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三、评价策略的革新与构建

建立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实际任务表现的观察,对学生语言运用、问题解决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使之更加全面、真实地体现学生学习状态。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既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对其学习过程的付出、进步与反思,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发展与自我提升。三是提倡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发展自我认知与元认知。

以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一课为例,请学生们分小组做“腊八粥”专题手抄报。例如,怎样准确、形象地记述腊八粥制作工艺及味道;怎样设计版面,选好材料等等;如何将创意元素融入手抄报。通过对该任务中学生实际成绩的观察,教师可以对其学习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真实地评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与引导。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手抄报的制作过程中,不只是专注于学生的最后创作,还深入地关心他们的付出、所取得的进步以及他们的反思。鼓励学生们把创作过程记录在案,通过这种过程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轨迹有更清楚地了解,并激发其持续成长、自我提升的力量。手抄报做完之后,组织学生们小组互评、全班展示,以激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还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估,反思本次任务的利与弊,并提出改进方法。

结语:文章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评”综合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教学策略方面,将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同时引入信息技术以丰富形式,提高兴趣和参与度。学习策略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回顾,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在评价策略方面,建构多元化,过程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表现性,过程性,同伴性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核心素养落地落实有重要启示,也可为类似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戴丹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方法[J].新课程,2024.

[2]乐莹.语文之韵 评价之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究[J].2024(3):5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