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产业的路径研究
蒋雨桐 刘明伟
沈阳大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舞产业也逐渐走向世界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舞蹈产业化是指将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通过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实现舞蹈艺术的推广和传播,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中国舞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与艺术精髓,伴随文化产业崛起,中国舞产业迎来发展契机。从教育培训到舞台演出,从衍生产品开发到文旅融合,潜力巨大,但前行之路挑战重重,厘清现状、规划路径尤为关键。
1. 中国舞历史回顾
1.1 中国舞定义与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中国舞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蹈的总称。它涵盖了多种舞蹈类型,包括从古代宫廷乐舞、民间舞蹈传承发展而来的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以及在近现代受外来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新舞蹈形式等。例如,古典舞中保留了许多古代舞蹈的身韵和技巧,像“云手”“圆场步”等动作元素,这些动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圆融、流畅的审美观念;而民族民间舞则广泛来源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情感,像蒙古族的安代舞,它源于人们祈求神灵庇佑、庆祝丰收等活动,充满了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从狭义上来说中国舞常特指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有着严谨的训练体系和规范的动作要求,注重身韵、身法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它以戏曲舞蹈和武术为基础,经过提炼、整理和创新发展而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则注重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展现,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独特的动律、节奏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例如,傣族的孔雀舞,舞者通过模仿孔雀的姿态,展示出傣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2 中国舞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祭祀和巫术活动,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舞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得到了繁荣发展,不断吸收民间舞蹈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在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和舞蹈团体中得到了重视,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
2. 中国舞产业发展现状
2.1 教育培训机构
中国舞培训机构市场热门,青少年家长热衷孩子们从小接触舞蹈类艺术培训,为培养锻炼孩子们的艺术气息,提升自身气质、有良好的体态及艺术素养;成人舞蹈培训也逐渐走向热门趋势,成为职场人业余时间放松身心、丰富生活培养情趣的选择,各类培训机构走向大众化遍布各地。
2.2 舞台呈现大众视野
专家团队及专业院校创作活力迸发,经典剧作不断推新且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舞台剧、舞蹈类综艺节目、高校毕业展览、个人艺术舞蹈展等;民间舞蹈团、艺术节、汇演舞台常有新颖中国舞作品,多元题材拓宽受众群体。
2.3 产业融合初现端倪
文旅项目如今发展火热,各大城市积极推广文旅产业,多引入中国舞表演,在古镇、景区定时定点为游客呈现当地及特色民俗舞蹈,增添文化韵味,拉动客流量;部分文旅开发特色舞蹈服装、饰品、美食,延伸产业链,文创企业积极挖掘中国舞元素。
3. 中国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3.1 政策环境
在一线城市中,例如北上广深等城市舞蹈培市场规模大、培训水平高、机构也多,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不断规范,中小型培训机构生存空间小。二三线城市例如青岛、武汉等城市中的舞蹈培训市场规模也较大,但是起步偏晚,缺乏管理,因此相对一线城市来说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在的政策由升学时的直接加分向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方式转变,在近几年我国的艺考生的招生比例一直在提升,因此艺术特长生的加分政策,逐步培育了市场对艺术教育的需求。现在我国的舞蹈行业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以及个人共同来改变,来共同发展舞蹈文化产业。
3.2 市场竞争
多数舞蹈机构靠低价竞争、口碑招生,缺少品牌影响力; 7 0 % 的培训机构处于亏损状态而真正盈利的只有 1 5 % ,利润率的下降表明,舞蹈培训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机构可能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关闭,即使是知名连锁舞蹈机构也可能面临经营困境,这表明,即使是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舞蹈机构也可能因为经营问题而“跑路”。
3.3 人才短缺
舞蹈行业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由于舞蹈行业的发展不稳定、薪酬待遇不高等原因所致;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才华横溢的年轻舞者往往无法得到系统的培养和发展机会;部分舞者由于家庭及社会压力选择读书时放弃自己的舞蹈天赋或毕业后跨行跨业考公考编。此外,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和成长空间,也限制了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该行业。
3.4 资金不足
舞蹈团体和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资助、演出收入和企业赞助等渠道。但是,由于拨款有限、票房收入难以覆盖所有费用,并且企业赞助意愿低下等原因,导致舞蹈团体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舞蹈文化的融资与投资管理有待加强。中国的舞蹈文化产业面临着缺乏资金投入、资本流动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投放份额较小、利润回报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
4. 中国舞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4.1 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舞蹈行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可以加强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提高舞蹈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舞蹈团体、舞蹈学院等相关机构的拨款额度,鼓励企业赞助以及建立一定比例的票补机制,以确保艺术作品能够顺利筹备和上演,也为舞蹈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稳定的经济支持。
4.2 精细化市场运营
机构打造差异化品牌,推出特色课程、服务套餐;演出团队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分析观众偏好推送演出资讯;引入资本运作,探索会员制、季票模式,加快资金周转。此外,还应加强对各类舞蹈作品和风格的宣传推广,提高观众对多元化舞蹈形式的认知和需求,创造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演出机会。
4.3 优化人才培训体系
加强现有舞蹈培训机构建设,并引进国内外一流师资力量。同时,通过与海外艺术交流合作、举办国际舞蹈比赛等方式,拓宽青年舞者的学习与交流渠道。此外,在舞蹈教育方面,应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将专业舞蹈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从小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专业院校强化与院团、企业合作,定向输出实用人才;定期开展教师进修班、行业研讨会,更新教学理念;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跨区域、跨领域流动,激发创作灵感。
5. 结论
中国舞产业前景光明却任重道远,唯有正视问题,从人才、市场、创新、资金多维度破局,以文化为内核、市场为导向,方能激活产业潜能,让中国舞在新时代大放异彩,成为文化产业强劲增长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舞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中国舞产业有望实现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的发展,推动舞蹈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更广泛传播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