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长期沉降特性分析及加固处理技术优化设计
梁媛媛
河北双盛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高填方路基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其长期沉降问题对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高填方路基长期沉降的特性,探讨了影响沉降的各种因素,包括填方高度、土体性质、地基条件等。同时,对现有的高填方路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旨在有效控制高填方路基的长期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长期沉降特性;加固处理技术;优化设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地区的公路、铁路建设中,高填方路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填方路基由于填土高度大,在自重和车辆荷载等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如果长期沉降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还可能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等严重问题,增加工程的维护成本和安全隐患。因此,深入研究高填方路基的长期沉降特性,并优化其加固处理技术,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填方路基长期沉降特性
(一)沉降的组成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瞬时沉降是指在荷载施加瞬间,由于土体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沉降,其沉降量相对较小且发生时间较快。主固结沉降是由于土体孔隙中的水在荷载作用下逐渐排出,土体颗粒重新排列而产生的沉降,这是高填方路基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次固结沉降则是在主固结沉降基本完成后,土体颗粒之间的蠕变和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沉降,其沉降速率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二)沉降的时间特性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填筑初期,沉降速率较快,主要是由于瞬时沉降和主固结沉降的共同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固结沉降逐渐减缓,次固结沉降的影响逐渐显现。在经过较长时间后,沉降速率会逐渐趋于稳定,但仍会有一定的次固结沉降发生。
(三)沉降的空间特性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路基中心的沉降量较大,而边缘的沉降量相对较小。此外,填方高度、地基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沉降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这种不均匀沉降可能会引起路面的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等病害。
三、影响高填方路基长期沉降的因素
(一)填方高度
填方高度是影响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填方高度越大,土体自重产生的附加应力就越大,从而导致路基的沉降量也越大。同时,填方高度的增加还会使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的时间延长。
(二)土体性质
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压缩性、含水量、孔隙比等,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有显著影响。压缩性大的土体,在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沉降变形;含水量高的土体,其抗剪强度较低,也会增加路基的沉降量。此外,土体的颗粒组成和结构也会影响其压缩性和变形特性。
(三)地基条件
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压缩性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地基软弱,承载能力不足,在填方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进而导致路基的沉降增加。地基的土层分布和厚度变化也会影响路基的沉降特性,不均匀的地基条件容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四)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填土的压实度不足会导致土体的孔隙率较大,在后期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填筑速率过快,会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增加主固结沉降的时间和沉降量。
四、高填方路基加固处理技术
(一)地基处理技术
换填法:将地基中的软弱土层挖除,换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如砂石、灰土等。换填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变形。
强夯法:通过重锤的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对地基进行夯实,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黏性土等多种地基土。
排水固结法: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如砂井、塑料排水板等,加速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促进土体的固结沉降。排水固结法可以有效缩短主固结沉降的时间,减少后期沉降量。
(二)路基填方处理技术
分层压实:在填方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厚度分层填筑并压实,确保填土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合理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填方的密实度,减少填方的沉降。
加筋处理:在填方中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室等加筋材料,增强土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加筋处理可以有效分散荷载,减少路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五、高填方路基加固处理技术优化设计
(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设计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的优化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填方高度、土体性质、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处理技术或多种技术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二)引入数值模拟分析
利用有限元等数值模拟方法,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和加固效果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预测路基在不同工况下的沉降变形情况,优化加固处理方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注重长期性能评估
在优化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路基在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的沉降控制,还要注重对路基长期性能的评估。通过对加固处理技术的长期性能研究,选择耐久性好、后期维护成本低的技术方案,确保路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结论
高填方路基的长期沉降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沉降问题对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现有的加固处理技术为控制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仍需要不断优化设计。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引入数值模拟分析和注重长期性能评估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填方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的效果,有效控制路基的长期沉降,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机理和加固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建设需求。参考文献
[1]牛柏超, 毛强. 山区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与质量控制研究[J]. 汽车周刊, 2025, (03): 232-234.
[2]李宝欣. 交通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 汽车周刊, 2025, (03): 119-121.
作者简介:梁媛媛,出生年月:1992.01.0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岳城镇南神岗村,毕业院校:河北工程大学,毕业专业:工程管理,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河北双盛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速公路道路养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