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媒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升传播力
孙洪生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137400
摘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基层媒体想要利用网络平台提升传播力,需要从优化内容生产、拓展传播渠道、加强群众互动交流等多重视角创新发展。文章强调了基层媒体提升传播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呼吁基层媒体积极拥抱变革,更好地服务受众。
关键词:基层媒体,网络平台,传播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基层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基层媒体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升传播力,更好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受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优化内容生产
1. 深入了解受众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基层媒体要想提升传播力,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媒体工作者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通过问卷调查、街头采访、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收集受众的意见。媒体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和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内容,提供受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此外,基层媒体还要关注受众需求的变化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热点话题转瞬即逝。媒体工作者要紧跟时代脉搏,及时调整内容策略,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始终将受众需求放在首位,基层媒体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提升传播力。
2.创新内容呈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单一的文字报道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基层媒体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必须创新内容呈现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新媒体产品。比如,可以通过信息图表、动漫视频、VR/AR等形式,将枯燥的数据和复杂的事件转化为生动直观的视觉呈现,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基层媒体还要注重内容的互动性。可以通过H5页面、小游戏、投票评选等方式,鼓励受众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增强用户粘性。
3.提高内容质量
优质的内容是提升传播力的根本保障。基层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保证内容质量,为受众提供有价值、有深度、有见地的信息。媒体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深入调查研究,挖掘鲜活素材,讲述动人故事。在内容选题上,基层媒体要紧扣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供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优化内容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基层媒体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媒体管理者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内容生产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媒体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内容生产。只有全媒体上下形成合力,基层媒体才能不断优化内容生产,提升传播力,在新媒体时代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多元拓展传播渠道,构建立体传播网络
1.建立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
在新媒体时代,基层媒体要想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必须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建立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是基层媒体布局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一步。官方网站可以作为基层媒体的内容集散地和展示窗口,集中呈现媒体的新闻报道、专题策划、多媒体产品等内容,为受众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移动应用则可以让基层媒体的内容随时随地触达受众。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的信息获取渠道,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基层媒体要抓住这一趋势,开发适配不同操作系统和屏幕尺寸的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北京昌平APP是集新闻宣传、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一体的平台, 大力将“新闻+服务”的方式进行传播[1]。
2.积极运营社交媒体账号
社交媒体是当前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之一。基层媒体要想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必须积极运营社交媒体账号,与用户进行直接互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各具特色,基层媒体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运营。
在运营社交媒体账号时,基层媒体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社交媒体用户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基层媒体要及时发布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同时,还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交流,通过点赞、评论、私信等方式,与用户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增强用户粘性。
3.与其他媒体和平台合作
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占鳌头,必须加强与其他媒体和平台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层媒体要主动寻求与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等的合作机会,借助他们的平台和渠道,扩大内容的传播范围。例如,基层媒体可以与主流媒体开展内容合作,将自己的优质报道、深度观察等内容提供给主流媒体,通过他们的权威平台传播出去,提升内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基层媒体还可以与行业媒体开展联合采访、联合策划等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与其他媒体和平台合作的过程中,基层媒体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合作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合作。要本着平等、互信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开拓新媒体时代的新空间、新领域。同时,基层媒体还要注重传播渠道的整合和优化。要建立完善的媒体矩阵,实现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内容共享和联动传播。要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4.加强传播队伍建设
基层媒体要提升媒体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和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一支懂新闻、懂技术、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媒体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基层媒体传播渠道的创新发展;需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工作,定期地进行人才的培养,提升基层融媒体人才的整体素质,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2]。拓展传播渠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层媒体上下一心、齐心协力。
三、加强受众互动,提升传播亲和力
1. 鼓励受众参与内容生产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内容生产者。为了提升传播亲和力,媒体工作者应该鼓励受众参与内容生产。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话题和活动,吸引受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例如,发起“我的大学生活”话题,邀请受众上传照片并配文,分享他们的校园故事。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征文、摄影、视频等比赛,激发受众的创作热情,发掘优质的用户生成内容。优秀作品可以在官方平台展示,给予创作者认可和鼓励。
2.及时回应受众反馈
受众反馈是媒体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更是改进传播策略的宝贵资源。为了提升传播亲和力,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喜爱,媒体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回应受众的反馈。首先,建立完善的反馈收集渠道是至关重要的。媒体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为受众提供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比如设置评论区、开通私信功能、设立专门的邮件地址以及热线电话等。
其次,对于收到的反馈,媒体工作者要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和分析。这需要将反馈区分为积极反馈和负面反馈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化具体的问题和诉求。积极反馈通常包含对媒体内容的赞扬、对某个节目的喜爱或对某位记者的肯定等,这些反馈是媒体继续前行和保持优势的动力源泉。对于这类反馈,媒体应该表示感谢,并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优势。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基层媒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只有主动拥抱变革,优化内容生产,拓展传播渠道,加强互动交流,才能不断提升传播力,赢得受众的信任和支持。基层媒体要以服务受众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探索创新,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光.融媒体环境下基层媒体融合发展与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28):81+83.
[2]孙玲玲.基于分宜模式的县级融媒体传播力的提升策略[J].新闻传播,2022,(1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