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优化策略
金小凤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我们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限制了深度学习的实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优化与实践的路径,力求为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优化策略;实践路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面临就教材而教语文、停留在书本表面等现象,这些困扰阻碍了深度学习的实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优化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即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能够结合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和一定的态度处理面临的难题。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人文素养的积淀。
(二)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教师引导孩子,针对相应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感受身心自我成长、体验自我效能感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关联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能够运用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突破难题,提升自身学科综合素养。
(三)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为深度学习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深度学习中去。另一方面,深度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现状与挑战
(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与广度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本身,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和拓展。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记忆,而忽略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与探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也限制了深度学习的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评价方式片面,缺乏全面性与个性化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答题情况,没有关注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我们往往采用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的关注。这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四、策略探讨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习视野
为了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引入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引入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网络文章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后服务的动态社团开展读书汇报活动、书法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让学生在多学科交叉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活力
为了激发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活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操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例如,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和分享,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深度学习
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伴评价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通过这些互动和评价方式的应用,学生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全面发展
为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单元测试评价等。作业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单元测试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仍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时,不仅要看学生的文章结构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等方面;还要看学生的文章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等方面。通过这些评价方式的结合和应用,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优化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需要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以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优化与实践,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2017.7。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2021.5。
[3]《教育研究》(京)2020年第20206期 第64-77页。
[4]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2021.4。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