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识别模型构建

作者

曾磊

黄淮学院 46300 河南省驻马店市

摘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识别模型旨在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精确识别出需要资助的学生群体,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正义。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来构建一个能够准确识别困难学生的模型。首先分析当前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然后介绍构建模型的方法和技术路径,最后讨论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潜在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型设计与实施,可以显著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效率,确保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数据挖掘;机器学习

引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准资助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手段之一。当前,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对困难学生识别不准确的问题,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也使得部分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未能得到有效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识别模型。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如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生活消费等信息,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旨在提升资助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模型的应用有望弥补现有资助体系的不足,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认知和支持力度。

一、困难学生识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资源分配领域,识别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当前的资助体系多依赖于传统的经济调查和学生自我申报,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由于家庭收入信息的获取难度大、隐私保护问题以及部分家庭不愿公开自身经济状况等因素,导致资助决策依据的信息不全面或失真。传统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其他潜在困难因素,如学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等非经济方面的挑战,这使得资助资源未能覆盖到所有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现有的资助机制难以实现真正的精准化,影响了教育公平性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通过整合多种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管理系统中的成绩记录、图书馆使用频率、校园卡消费数据等,可以构建一个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数据集。利用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借助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那些处于困境中但未被现有体系覆盖的学生。通过分析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模式,可以发现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但未申请资助的学生;通过对学生成绩变化趋势的研究,可以帮助识别出因家庭变故或个人健康问题而导致学业下滑的学生。要将这些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际应用,还需要克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分析模型的选择与优化等一系列挑战。

为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资助工作,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还需要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和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不同部门间的数据能够安全有效地流通;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宣传引导,提高他们对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资助政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考虑到数据的敏感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公正的精准资助体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资助模型构建与应用

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资助模型,核心在于通过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并应用先进的算法,实现对学生资助需求的精确识别。该过程从数据收集开始,涵盖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学业成绩、在校行为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记录的学生消费习惯、图书馆借阅频率等信息,可以侧面反映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学习状态。结合社交媒体数据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参与度数据,进一步丰富对学生的全面理解。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资助决策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问卷调查或家访等手段,而是基于更加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

在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阶段,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是关键。通过对历史资助数据的学习,模型能够自动识别出哪些特征对于判断一个学生的资助需求最为重要。采用决策树算法可以通过一系列规则来划分不同资助需求的学生群体;而随机森林则能通过集成多个决策树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也为解决复杂模式识别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比如,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深层次的特征,帮助发现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只有确保输入数据的质量,才能保证最终输出结果的科学性。

模型构建完成后,其实际应用效果同样需要关注。一方面,模型需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稳定性。这通常涉及到将模型应用于以往的资助案例中,评估其预测准确率,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模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如何与现有的资助管理体系相结合,确保新方法能够无缝融入现有流程。通过开发用户友好的界面工具,使教育管理者能够直观地查看分析结果并据此做出资助决策。为了持续提升模型性能,定期更新数据集以及根据政策变化调整模型参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还能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结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识别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旨在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并运用先进的算法技术,实现对需要资助学生的精确识别。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数据资源,可以显著提升资助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真正有需求的学生获得应有的帮助。该模型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弥补现有资助体系中的不足,也为推动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的工作将继续关注模型优化及其实用性拓展,力求在更多教育场景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华, 王强.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模型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 7(4): 56-61.

[2] 张伟, 刘芳. 大数据分析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与挑战[J]. 现代教育技术, 2024, 8(2): 34-39.

[3] 陈丽, 赵刚.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创新路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 2025, 9(1):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