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

作者

查黎媛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体现,更是其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内容落实不到位、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构建评价体系,是提升育人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实际,围绕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展开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及评价困境

随着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学校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学校对核心价值观内涵把握不够深入,育人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导致价值观培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评价体系多以知识测试和活动参与为主,缺乏对价值认同、行为养成和情感态度的全方位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与行为转化水平。评价主体单一、指标体系不完善、过程性评价薄弱、评价结果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学校普遍缺乏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多元、动态、科学的评价体系,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加以完善。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立足于育人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评价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兼顾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体四个层面。其次,应遵循全面性、发展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原则,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注重价值认同、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评价要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入手,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系统设计。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协同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应与日常德育活动、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实现评价对育人工作的正向引导和激励功能。

三、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在实际构建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应覆盖认知、认同、行为、环境等多重层面。第一,认知维度评价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意义、历史背景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可采用知识问答、主题活动、问卷调查等方式。第二,认同维度关注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态度、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强调内在动机与自我约束。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同伴评价、自我陈述等手段综合考察。第三,行为维度考查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道德实践和集体参与的能力,如文明守纪、互助合作、社会责任等具体表现。第四,环境维度评估校园文化、班级氛围、优秀学生榜样、社会资源等外部支持因素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通过设计多维度、层次分明的评价指标,既能够反映学生个人成长轨迹,也为学校整体德育工作提供诊断依据。指标权重可依据学校实际和育人目标进行合理分配,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四、评价方法创新与过程管理优化

为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实施,需在评价方法和过程管理上不断创新。首先,推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通过标准化测试、问卷量表等方法获得量化数据,又要重视教师观察、同伴互评、自我反思、主题访谈等定性材料的采集与分析。其次,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的点滴进步,将成长记录、阶段小结、评价反馈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第三,推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利用数字平台、移动终端、评价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管理,提升评价效率和追踪能力。第四,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将评价结果与班级管理、学分认定、表彰激励、升学就业等环节有机结合,切实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与激励功能。通过科学管理和机制创新,推动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的长效运行。

五、优化与完善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议

针对实际运行中的难点和瓶颈,应从以下方面持续优化评价体系。第一,加强师资培训与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在价值观教育与评价方面的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第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提升其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强化家校社协同,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资源与优势,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环境。第四,持续开展评价体系的反馈与修正工作,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动态调整评价指标、权重和方法,使评价体系更具适应性和前瞻性。第五,加大对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学校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评价范式。通过系统完善与持续创新,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结论

科学构建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评价体系,是提升德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一个涵盖认知、认同、行为和环境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明确了评价的基本原则,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为学校有效开展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随着教育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中职学校中越来越重要。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核心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法,确保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价值观成长与发展。为此,需要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支持,使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评价体系,学校还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识别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的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更加个性化的评价与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春丽 . 中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 2022, 43(8): 95-100.

[2] 刘静, 李明. 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德育的评价机制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3, 49(10): 115-119.

[3] 张琳琳, 赵阳.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与价值观评价体系探索 [J]. 职业教育研究 , 2023, 37(5):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