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周怡颖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集团高效运营和战略发展的需要。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企业内部财务资源,实现财务流程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财务共享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策略,以期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型企业集团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分散、低效、高成本等问题,制约了企业集团的发展。财务共享模式的出现,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思路。本文将从财务共享的定义、特点出发,分析其在大型企业集团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探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二、财务共享模式概述
2.1 财务共享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Financial Shared Services,简称FSS)是一种将企业内部分散的财务和会计职能集中起来,通过一个共享服务中心为整个企业集团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的管理方式。该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福特公司率先采用,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中化管理,将分散的财务职能集中到一个或几个中心,统一处理集团内部的财务事务;二是标准化流程,通过建立统一的财务流程和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规模效应,集中处理大量重复性的财务事务,降低单位成本;四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如ERP系统,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
2.2 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
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本节约,通过流程优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二是效率提升,标准化流程加快事务处理速度;三是风险控制,集中管理有助于更好地监控和控制财务风险;四是决策支持,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财务数据,支持企业决策。
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体系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财务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共享程度低;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注重事后核算,忽视了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财务管理手段单一,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财务风险管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财务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探索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管理优化策略,对于提升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基于财务共享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4.1 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大型企业集团必须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认识到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努力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引入财务共享模式,要求企业集团从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转变,注重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4.2 优化财务组织结构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大型企业集团应整合企业内部财务资源,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集中处理集团内部的财务事务,实现财务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财务共享服务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整个集团的财务运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4.3 推进财务流程再造
为了适应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大型企业集团需要对现有的财务流程进行再造。企业应建立统一的财务流程和标准,实现财务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通过优化财务流程,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应加强财务流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4.4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基础。大型企业集团应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建立财务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财务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同时,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其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以适应财务管理的现代化需求。
4.5 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企业集团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使财务人员熟悉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工具。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支持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运行。
4.6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大型企业集团应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引入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预算管理,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注重财务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确保企业财务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
4.7 加强财务与业务的协同
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需要财务与业务的紧密协同。大型企业集团应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财务对企业战略的支持。通过加强财务与业务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应注重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五、案例分析
5.1 海尔集团财务共享实践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财务共享实践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海尔集团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业务流程、会计核算流程以及管理流程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完成端到端的智能核算。海尔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分为会计平台和资金平台两大部分,包括费用稽核、总账政策、往来清账、资产核算等14个模块,为旗下900多家法人公司提供全球财务共享服务。通过财务共享实践,海尔集团实现了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5.2 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建设
中国石油作为全球知名的能源企业,其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石油积极创新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上线多款虚拟机器人处理财务事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中国石油结合业务流程优化、专业化、精益化管理等措施,实现了财务共享业务实际效率的大幅提升。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中国石油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5.3 中兴通讯全球财务共享实践
中兴通讯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全球财务共享实践也值得借鉴。中兴通讯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中国企业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即中兴财务云),并发展为第一家以中国本土为总部、服务全球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兴通讯通过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全球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核算流程、信息系统和数据标准的五项统一,保障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作。通过财务共享实践,中兴通讯实现了财务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结论
本文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对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财务管理优化策略。同时,结合海尔集团、中国石油和中兴通讯等企业的财务共享实践案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超. 财务共享视角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J]. 今日财富, 2024, (17): 137-139.
[2]张丽平,王红.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以H集团为例 [J]. 金融文坛, 2024, (05): 100-102.
[3]张雁.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的若干思考 [J]. 新理财, 2024, (04): 67-69.
[4]段俊宏.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及其实施路径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 (18): 112-114.
[5]欧燕,汪容.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3, (08): 137-139.
[6]胡蝶. 财务共享视角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J]. 质量与市场, 2023, (09): 181-183.
[7]付晨.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优化研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 25 (18): 86-88.
[8]范敏. 财务共享视域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 (04): 90-91.
[9]宋坤. “大智移云物”背景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优化研究[D].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
[10]程顺华.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J]. 财经界, 2015, (18): 297+34.
作者简介:
周怡颖, 2002.02.15, 女, 汉族, 辽宁省大连市,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