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教育方法
李东芬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幼儿园
摘要: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有关内容,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和主动的学习者,因而直接的经验感知和操作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认知与感知能力,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例,区域活动正好符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向幼儿表达了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以及多层次的活动环境,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愿望的活动,对幼儿的认知指导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幼儿园区域教育有关内容,就如何开展区域教育活动,如何提升幼儿的学习感知能力提出如下教学意见。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教育
前言
在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之中,对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区域活动教育中,时常会发现师幼互动不足,又或者区域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多彩,缺乏灵活性以及创新性。为了有效发挥出幼儿园区域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环节,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进活动领域之中,使之能够自主感知活动的益处,从而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下面文章从区域活动材料指导、伙伴教育指导、师幼互动指导等方面,依次展开区域教育活动的分析与研究,以有效发挥出区域教育活动的作用。
一、通过幼儿园区域材料指导提升幼儿的活动学习效果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隐形指导策略就是通过区域材料活动目标,通过材料的层次递进引导幼儿有序参与区域活动,以借助材料调整幼儿的学习与活动方向,由此给予幼儿良好的教学引导。鉴于此,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区域游戏活动内容,让幼儿懂得区域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并且明白活动材料的应用意义,使之真正掌握区域活动材料以及合理利用材料完成各种区域活动游戏,从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认知意识[1]。
以幼儿园角色扮演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角色扮演游戏内容,引导幼儿有序参与游戏,并感知游戏带来的益处,促使幼儿能够在区域游戏之中完成各项学习与互动探讨。举例说明,在“超市”人物角色与流程演绎过程中,教师可事先搜集各类材料,以利用好材料的指引作用,让幼儿在材料指引之下有序完成各种趣味实践与探究,使得幼儿可以迅速投入进有趣的学习情境之中,增强幼儿的学习认知与探讨能力,从而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扮演之中把握好各种人物角色的特点。这时教师要学会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将在活动中出现的事物、材料投放进区域活动中,使得幼儿可以看到实物区域中的材料进行活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区域活动组织效果。
二、通过幼儿园区域伙伴指导的方式来提升活动的组织效果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时常看到幼儿在小组内活动时会彼此模仿,且区域游戏活动也会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模仿,不断出现各种创新的学习景象,因而教师要学会利用好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与交流机会,发挥出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模仿作用,指导幼儿学习与掌握区域活动的技巧与方法,使得幼儿产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力,以运用强带弱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促使幼儿可以完全投入进幼儿园区域学习活动之中,感知区域活动带来的实际益处与价值作用,从而提升幼儿的区域活动参与能力。
以建构区域游戏活动为例,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幼儿经常会表现出低水平建构的状态,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搭档玩耍,使得幼儿能够在相互学习之中互相模仿与影响,从而实现幼儿之间的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选择一名表现较好的幼儿,邀请他给其他幼儿模仿建构的方式,使得其他幼儿主动效仿,进而建构出有趣好玩的学习情境。鉴于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只要有一两个幼儿活动水平较高,这个群体的幼儿活动技能也会很快得到提高,且幼儿之间也能够形成互相学习的关系,从而共同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自我。鉴于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好伙伴指导的方式,在具体的区域活动中,组织幼儿相互合作,以互相影响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活动效果。
三、通过幼儿园区域师幼指导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师幼互动是一种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方式,且教师作为区域活动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更应发挥出自己的教育影响作用,积极作为幼儿玩伴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区域活动任务,指导他们掌握有用的活动方法与技巧,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好区域游戏活动的机会,采取平行介入、交叉介入的方式,与幼儿构建起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以此来给予幼儿良好的教学引导。
以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结合有趣的美术创作,设计美术作业,教师与幼儿互相进行创作。有时教师还可以边玩边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引导幼儿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以锻炼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模仿能力[2]。举例说明,在美工区中,教师可以采用平行介入的方式,运用自己制作美工作品的方式来平行影响幼儿的模仿心理,使之对自己的美工作品产生模仿的兴趣,从而在模仿学习之中提升幼儿的区域活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好交叉介入的方式,从幼儿的思维认知视角,提出交叉介入的思路与方法,以在合理介入的方式之内,激活幼儿的认知思维,让幼儿掌握具体的学习思路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融入进幼儿园学习工作环节之中,因而教师可配合一些有趣的介入语言,让幼儿能够利用好相关的介入方式来启发幼儿的认知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的直接指导以及活动的参与,与幼儿构建起更为亲密的学习联系,以及时给予幼儿良好的教学引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教育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好游戏互动的机会,对幼儿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使得幼儿能够在良好的游戏活动氛围之中,理解与掌握区域活动的有效方式,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活动热情和积极性,进而锻炼幼儿的自主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鉴于此,在区域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区域材料、活动介入等方式,给予幼儿良好的教学引导,使得幼儿能够在活动之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徐羽洁.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策略[J].文理导航, 2024,9(10):517-520.
[2]李敏.教育质量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探究[J].中华少年, 2024,1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