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刘伟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朱城子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育正逐步迈向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本文深入探究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着重强调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例,本文提出若干高效的解题教学策略,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小学数学教育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解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途径。

一、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现状分析

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创新,比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应用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解决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道应用题,以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对应用问题的理解还有一定不足。这可能与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有关,使得这种情况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此外,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解题步骤和理论讲述,而忽视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虽然能够按照步骤解题,但在面对新情境或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时,往往感到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此外,加强阅读训练和指导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解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点燃解题热情

数学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生活与智慧。在解题教学的征途中,教师应当成为这座桥梁的筑梦师,努力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既富有启发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此点燃学生解题的热情。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小数乘法”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精心策划一场“超市购物”的模拟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学生们将扮演顾客的角色,而教师则化身为超市的收银员。学生们需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均为小数形式)以及自己的购物需求,计算出所需支付的总金额。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贴近生活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模拟购物的乐趣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通过这样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进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数学学习的海洋,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注重思维过程,培养解题能力

解题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答案的追求上,而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验证答案,从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解题体系。如五年级“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分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通分、计算、化简等关键步骤。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即使这些思路和方法可能并不完美。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更能在不断的尝试和修正中培养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利用图形辅助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这样的创新思路正是我们教学所期望看到的。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学策略,其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更具体地展现合作学习的魅力,我们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比例的应用”为例,来深入剖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业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接着,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比例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比例关系调配不同浓度的溶液”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首先会共同分析问题,明确解题的方向和目标。然后,他们会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分工合作,共同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可能擅长计算,负责列出比例式并求解;有的学生可能善于观察,负责寻找问题中的关键信息;还有的学生可能擅长表达,负责将小组的解题过程进行整理和汇报。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还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尊重他人的差异。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合作学习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比例的应用,更在团队协作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更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反思总结,培养批判性思维

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如同一面明镜,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解题过程,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亮点。它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解题经历进行深入的回顾与剖析,鼓励他们勇敢地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出宝贵的批判性思维。如:三年级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教学时,在学生们解决完相关题目后,教师可以巧妙地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哪一种解法更为简洁明了?”“我的解题思路是否存在漏洞?如何改进才能更加完善?”这些问题如同一把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们思维的大门,激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质疑,从而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的精髓,在于深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通过巧妙融合生活化情境、深度剖析思维过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模式,并高度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总结,我们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激发潜能的数学学习生态。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为学生的数学之旅点亮了明灯,更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不断创新,致力于发掘更多高效、科学的解题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同时,我们也热切期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革新与进步,携手开创数学教育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邹辉.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2]孙田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2)

[3].周添顺.“知行合一”:理念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