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索

作者

李永俊

丘北县树皮乡小坝心小学校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由于客观国情的限制,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教育资源薄弱、后进生转化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指出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常见的成因有:学生基础薄弱、家长陪伴不足以及教师辅导滞后等;对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合作学习、深化家校合作、提供针对性辅导,从而提升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其重回学习正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掉队地完成学业。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后进生往往是失学辍学的高风险群体,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家庭也存在各种问题难以支撑子女完成学业。对此,教师应当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携手家长帮助后进生克服各种难题,顺利步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一、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常见成因

(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农村学生在入学前未能接受充分的学前教育,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起点较低,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同时,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面对数学这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时,往往感到吃力,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逐渐转化为对数学学习的厌倦和抵触,学习兴趣低下成为制约他们进步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缺乏主动复习和预习的意识,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1]。

(二)家长陪伴不足,家庭教育缺位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或文化水平有限,往往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有效的家庭教育。这导致孩子在课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难以巩固课堂所学。同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家庭教育的缺位使得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支持,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落后。

(三)教师辅导滞后,针对教学较少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往往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关注。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问题积累越来越多,最终形成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性教学的缺乏使得后进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从而增加转化的困难。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科兴趣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创新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为核心[2]。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运算过程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刺激,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二)坚持因材施教,唤醒学习自信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唤醒后进生的学习自信。例如,在教授分数加减法时,后进生可能由于基础薄弱或思维习惯等原因,难以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三)鼓励合作学习,先进带动后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先进学生可以带动后进生,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补[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后进生可以与班级中的优秀学生结成对子,形成“一帮一”的互助模式。

(四)深化家校合作,落实情感关怀

在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深化家校合作不仅能够增进信息的互通,更是情感的联结与数学学习的共同促进。家庭与学校应携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系统,针对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困难,提供个性化的关怀与辅导。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数学亲子工作坊”,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和挑战,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同时引导孩子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数学概念。

(五)依托课后服务,强化针对辅导

在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中,依托课后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至关重要。课后服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更为教师提供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的平台。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能力和兴趣点设计辅导计划,确保辅导内容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的形式,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4]。

此外,课后服务还可以为后进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数学练习册、在线学习平台或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确保辅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避免零散的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二是要注重辅导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辅导策略;三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从多方面入手,形成合力。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合作学习、深化家校合作以及依托课后服务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推动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后进生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难以一劳永逸,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转化策略,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后进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宗玲.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方法分析[J].读与写,2020,17(32):172.

[2]刘安河.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213.

[3]张俊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6):13.

[4]郭玉坤.提高后进生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J].科普童话·原创,202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