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图书馆公益讲座选题策划

作者

柯静

佛山市图书馆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讲座主题是图书馆讲座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对讲座选题的要点进行分述,就如何选择、确定合适的讲座主题,吸引更多的听众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图书馆讲座 选题 策划

0 导语

图书馆讲座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合适的选题,二是合适的主讲人,三是忠实的听众。选题就是讲座策划者对讲座主题的构想和策划,是策划者依据一定原则和要求对所收集、感受、领悟到的有关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升华,最终策划出合适的主题的过程。讲座选题是给听众的第一印象,是发挥主讲人的智慧与才能的前提,也是吸引听众的最重要的因素。市民是否愿意来听讲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讲座的选题,合适的选题有时能够弥补主讲人表达能力不足的缺憾,也是讲座成功的第一环节。

1 突出讲座定位,反映讲座内涵

讲座面向的是广大市民,这就使得听众的成分复杂、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确定讲座的主题时,对具体的某一场讲座而言,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让每个人都愿意接受,但一定要有它的听众群。特别是对于刚刚建立讲座业务的图书馆而言,其人力、物力和经验都是有限的,要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关注很不容易,在选题时,不要求让每一个人对每一个讲题都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先培养一个相对固定的听众群。文化本身就是春风化雨的慢工夫,培养听众群体,提升听众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开展公益讲座不能贪多务得、全面开花,更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心理,而是要有重点选择,把握先进导向。要集中突出讲座定位,反映讲座的内涵理念,慎重选择讲座主题和主讲人,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引导听众思维走向,以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教育、熏陶、培养听众的相关兴趣,使听众树立相应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对图书馆讲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此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听众群。

2 体现城市个性,彰显文化魅力

讲座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其底蕴和基础应该是城市文化个性。并且,讲座只有从自己城市的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充分体现城市的地方风情和精神风貌才会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才会显现出城市文化独特的精髓而更有魅力,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和信息交流中心, 往往是城市地方文化资源的收藏中心和研究中心, 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 具有整合城市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策划者可以借此优势发掘城市文化积淀,策划具有地方特色的讲题,办出特色, 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坛论道, 让人们认识这个城市的昨天、今天,推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已形成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个图书馆讲座活跃地区。这些图书馆讲座的选题十分注意介绍本地特色,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领域,内容广泛,精品荟萃,折射出该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不同城市的文化需求和个性,使听众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了解,陆续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讲座品牌,并成为当地知名的文化品牌。

3 把握热点,关注社会

地球是转动的,世界也是动态的。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事件发生,凡是发生大事,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从而派生出无数的社会热点。作为讲座策划者,要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热点问题,就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机遇,并及时回应,果断决策。首先,要从分析社会大势入手, 把握时事政治、经济状态的总体趋势,要关注和探索涉及到人类根本和全局性的大问题,然后努力聚焦社会发展中的城市文化、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素质教育等热点, 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以及广大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问题来选题,使讲题具有鲜活性,能够反映时代最新思潮、最新生活方式、最新价值观和最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等。讲题的展开要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纵论天下大事,解析热、难、疑点,既要有精辟的分析、又要有大量的信息,以满足听众求知、求新的心理企求,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养。

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文化创新,内容涉及音乐、戏曲、文学、诗词、美术、礼仪、服饰文化、文物等,积极为当地政府文化创新的举措造势;深圳南山图书馆的“博士论坛”密切结合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的定位,其选题紧扣该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与社会发展同步同调,内容包括科技、法律、人才、心理学、医疗保健、计算机等学科领域。另外,上海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都善于在及时性上下工夫。在较多的热点中,筛选出听众最想听的热点为讲题。

4 贴近听众,通俗而不媚俗

听众是讲座的对象,讲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听众的认同度,没有听众的认同,也就丧失了讲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讲座听众的类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涵盖了各个层面人士,个人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尽相同。所谓“贴近”,就是要求讲座策划者在选题之前要先进行一番调查,对本地区听众结构、知识基础和认知需求等做个整体评估,可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兴趣、爱好,将听众细分成不同的群体,如学习型、应用型、休闲赏析型、研究型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主题的讲座。

虽然说,面向大众确定讲题是讲座服务广大市民的体现,但面向大众的选题并非就意味着讲座的低层次和盲目迎合社会时尚,而是要求讲座的内容一方面要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层次读者对文化的需求,力求把讲座的专业性、普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知识和信息,使高雅的讲座通俗化、平民化,防止理论性过强,枯燥乏味,难生共鸣。另一方面,要防止为迎合听众而一味追求新、奇、特,使讲座内容走向低级媚俗。据吉林省图书馆从事讲座工作的人员调查分析,目前听众比较感兴趣的讲座内容有12 项: 名著欣赏、文学知识、历史知识、人物传记、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哲学思维、经济形势、法律知识、创新思维、热点问题、城市历史与文化等等。策划者应该抓住其中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选题,邀请适当的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讲解,帮助听众获得新知,提高品味,起到引领与培育的作用。

武汉图书馆“名家讲坛”在选题方面注重不同文化层面的要求, 既追求讲座的格调高雅, 又顾及听众群体不同层面的需求,受到不同层面的听众的好评;厦门图书馆把“周末知识讲座”定位在:面向广大市民的公益性知识讲座,让市民在节假日免费学到更多的知识,享受高档次的精神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讲坛”的“百姓民生”系列讲座着力解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这些图书馆的讲座正是坚持了贴近听众的原则,处理好广泛性与地域性、专业性与普及性、系统性与专题性、欣赏性与应用性的关系,才使讲座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琪.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快餐”: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的启示.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5,4

[2]张琰.打造居民的精神家园: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社区行动联盟宣传推广实践.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5,4

[3]吴蓉.厦门图书馆周末知识讲座综述.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5,4

[4]王世伟.论图书馆讲座的策划.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1)

[5]柯静.城市文化的风向标——谈“南风讲坛”的实践与创新.《图书馆建设》,2008(6)

[6]张娟,闫然.试论公共关系策划的几个问题.科技与经济,2006(2)

[7]何成.我型我塑——磨炼策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8]鲍宗豪等.城市的素质、风骨与灵魂——城市文化圈与文化精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9]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0]张颖.从图书馆讲座看城市文化性格.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 (4)

作者简介:

柯静 1970年10月生,女,任职佛山市图书馆

邮编:52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