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久坐行为、睡眠质量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
陈金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作者简介:陈金万(1995-),男,汉,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摘要】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速健康领域发展,将健康管理融入全领域中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明显,久坐行为、睡眠不足及体力活动缺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与学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久坐行为、睡眠质量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影响机制并提出改善策略。结果显示,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差显著降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三者形成恶性循环。建议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提升大学生健康意识,优化校园环境,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关键词】体育锻炼行为;不良习惯;影响;干预措施
1大学生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现状
1.1久坐行为的普遍性与成因
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三大不良生活习惯:经常熬夜、长期久坐、缺乏运动。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50.51%的大学生课余时间以电子产品使用为主,73.78%依赖网购和外卖,久坐时长普遍超过8小时/天。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个人因素,35.7%的女生和51.2%的男生达到中等以上体力活动水平,但整体认知不足,缺乏主动锻炼意识。 二是环境因素,60%的学生认为场地不足限制运动参与,高年级学生因备考压力进一步减少活动时间。
1.2睡眠质量的突出问题
2023年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受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有接近80%的学生入睡时间在23:30之后,16.96%的学生凌晨1:30以后入睡。17.75%的学生起床时间为早上9:00左右,39.81%的学生起床时间为早上8:00左右。大学生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6-8小时,多数学生低于8小时这一最低标准,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注意力下降,并与焦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
2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对体育锻炼的影响机制
2.1久坐行为的直接抑制作用
久坐容易减少身体活动时间,大学生久坐行为主要用于学习和娱乐两个方面,这将导致运动机会减少。有研究表明,久坐时长与体育锻炼频率呈负相关。久坐容易造成生理机能退化,同时引发腰椎、颈椎疾病等问题,并降低运动意愿。相关研究显示,错误坐姿可使腰椎间盘压力增加45%,进一步加剧身体疲劳。
2.2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
晚间睡眠质量对日间体力活动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这二者存在双向关系,睡眠质量不佳易产生恶性循环:睡眠不足→日间疲劳→久坐增加→运动减少→睡眠质量进一步恶化→日间疲劳……2020年一份“关于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研究(发表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表明,合理的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体脂率和身体质量指数,提升晚间的睡眠质量。
2.3心理与社会因素的交织作用
大学生久坐行为与其个人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是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对运动有刻意回避之状,这也相当于一个恶性循环,体育活动不足或久坐容易加剧焦虑情绪,而焦虑又抑制运动意愿。调查显示,10%的青少年因焦虑完全放弃锻炼。社会因素上,40%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有效的体育活动组织,同伴影响和家庭经济水平亦显著关联运动参与。
3综合干预策略
3.1从政策与教育层面进行引导
基于大学生久坐行为与睡眠质量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我们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从政策和健康宣传教育两个方向切入。第一,教育部门需制定强制性的校园体育政策,将体育成绩纳入综合考评,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落实。第二,加强对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应用,不定时发布健康知识,宣传久坐危害(如腰椎损伤风险)及科学运动知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
3.2优化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塑造学生正确的运动观的重要条件,可定期开设睡眠健康讲座,宿舍推行定点熄灯制度,并在有需要时利用启动记录仪监测学生睡眠模式,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干预。在各学科课间休息时间内,可推广“微运动” ,鼓励学生动起来,减少连续久坐时间。为保障学生运动需求,要增设多样化运动场地,如健身房、户外步道,吸引学生主动锻炼。
3.3实行个体行为干预
面对不同学生产生的健康问题,在必要时要进行个体行为干预,可充分利用科技辅助工具推广人体工学护腰坐垫,通过物理支撑改善坐姿,间接促进活动意愿。此外,为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可以设置运动激励机制,利用APP记录运动数据并设置学分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3.4促进社会与家庭协同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携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健康管理,共同制定家庭锻炼计划,亲身陪练,督促孩子锻炼,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引导学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社会层面,需意识到健康对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身体健康才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钱,可与本地体育机构合作,提供低价健身课程或赛事活动,扩大运动社交网络。
结语:
综上所述,久坐行为、睡眠质量与体育锻炼行为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了大学生健康问题的核心矛盾。学校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管理者之一,应联合家庭、社会进行多维度干预打破恶性循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次研究以睡眠质量、久坐行为为切入点进行了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研究,后期研究中,笔者将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探索,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志鹏. 健身类网络直播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D]. 湖北师范大学, 2024.
[2]刘宇,许敏. 大学生锻炼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 [J]. 普洱学院学报, 2023, 39 (06): 87-89.
[3]肖盛强,邱达明.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3, 13 (24): 140-144+149.
[4]王潇彬.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C]// 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 2023年第六届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