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财务管理特点与实践分析
张铁军
河北省军区秦皇岛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066000
摘要:干休所作为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特殊机构,其财务管理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摘要阐述了干休所财务管理在保障服务对象特殊需求、经费来源与使用的严格性、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在预算管理、经费支出控制、财务监督等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了通过完善预算编制、加强成本核算、强化内部控制等措施来优化干休所财务管理的策略,旨在提高干休所财务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保障。
关键词:干休所、财务管理、服务保障、经费管理、资产管理
一、干休所财务管理的特点
1.经费来源与使用的严格性
干休所的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部分可能来自于上级部门的专项补贴等。这些经费的使用受到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在经费的申请环节,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申报,明确经费的用途。例如,对于老干部活动经费的申请,要详细列出活动的内容、规模、预计花费等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财务报销制度,杜绝不合理的开支。每一笔经费的支出都要有合法的票据、明确的审批流程。并且,财务部门还要接受内部审计和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干休所拥有一定的资产,包括房产、车辆、办公设备等。这些资产是为老干部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财务管理中,资产管理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房产,要做好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房屋修缮预算编制,确保老干部居住环境的安全和舒适。车辆管理方面,要合理安排车辆购置、保养和燃料费用,保障老干部的出行需求。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也要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防止资产流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干休所的信息化资产,如医疗设备中的电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干休所财务管理的实践
1.预算管理的实践
(1)预算编制环节
干休所的预算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首先要依据服务老干部的各项需求进行编制。例如,根据老干部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合理预估医疗费用预算。还要考虑到干休所的发展规划,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在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要与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例如,与后勤部门沟通了解房产维修、水电暖供应等方面的需求,与活动组织部门了解老干部文化娱乐活动的计划安排等。并且,要参考以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项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1]。
(2)预算执行过程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安排进行经费支出。财务部门要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对各项经费的支出进度进行实时跟踪。例如,对于办公用品采购费用,如果发现支出进度过快,要及时分析原因,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采购行为。要加强对预算调整的管理,预算调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只有在出现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如突发自然灾害影响干休所房屋安全需要紧急维修等,才允许进行预算调整,并且要详细说明调整的原因和金额。
2.经费支出控制实践
(1)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
干休所的经费支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对于不同金额的支出设定不同的审批层级。例如,小额的办公用品采购可以由部门负责人审批,而大额的设备购置、房屋修缮等费用则需要经过干休所领导甚至上级部门的审批。审批过程中,要对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审核。
(2)成本核算与控制
在干休所的服务工作中,要进行成本核算。例如,在餐饮服务方面,要核算食材采购成本、人员工资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等,通过成本核算找出可以节约成本的环节。如通过集中采购食材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人员配置降低人力成本等。在其他服务领域,如医疗服务、房屋维修等也要进行成本控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3.财务监督实践
(1)内部监督机制
干休所内部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部门要定期进行财务自查,对财务账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例如,检查报销凭证是否齐全、合规,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安排等。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财务工作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且,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将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向干休所全体工作人员和老干部进行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2]。
(2)外部监督配合
干休所还要积极配合外部监督。接受上级部门的财务检查和审计部门的审计。在接受外部监督时,要如实提供财务资料,积极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对于外部监督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落实。例如,上级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干休所的经费使用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干休所就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调整经费使用计划,完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
三、干休所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1.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1)引入零基预算理念
在预算编制中,可以考虑引入零基预算理念。传统的预算编制往往是在上一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容易受到历史数据的束缚。零基预算要求对每个预算项目进行重新评估,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考虑以往的预算安排情况。例如,在老干部活动经费预算编制中,要重新评估每项活动的必要性和成本,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上一年度的活动安排和费用标准进行编制。这样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2)采用滚动预算方式
滚动预算可以提高预算的适应性。干休所可以采用季度滚动预算或半年度滚动预算的方式。例如,在年初编制全年预算的基础上,每个季度末对下一季度的预算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样可以根据干休所实际情况的变化,如老干部健康状况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等,及时调整预算安排,使预算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2.强化成本核算与管理
(1)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
干休所要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涵盖所有的服务项目和管理活动。例如,除了前面提到的餐饮、医疗等服务项目外,还要对行政管理、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成本进行核算。通过全面成本核算,准确掌握干休所的成本构成,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对于每一项服务或项目,分析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例如,在老干部文化活动的组织方面,要分析投入的活动经费与老干部参与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某项活动成本较高但效益较低,就要对活动内容或组织方式进行调整,提高成本效益比。
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干休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涵盖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各个方面。例如,在采购管理方面,要明确采购流程、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标准等。在财务收支方面,要规范报销流程、审批权限等。通过完善制度,堵塞财务管理中的漏洞,防范财务风险。
(2)加强内部控制执行监督
制度的执行是关键。要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例如,对于未经审批的采购行为、不符合报销规定的报销行为等要进行制止和处罚,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结语:干休所的财务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必须以保障老干部的需求为核心,在经费来源与使用的严格性以及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干休所在预算管理、经费支出控制和财务监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强化成本核算与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等优化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干休所财务管理的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干休所的服务保障能力,使老干部能够安享晚年,也是干休所适应时代发展、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干休所的财务管理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政策法规、服务需求的变化,持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履行其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成本效益分析在国企财务决策中的挑战与实践路径[J].市场周刊,2024,37(22):152-155.
[2]刘云.财务审计信息化应用创新与实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5(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