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车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 650200
【摘要】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目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新课标要求对趣味识字教学进行充分研究。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趣味识字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应用研究
由于识字是一个相对枯燥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引导性,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现如今的智能智慧教育理念,是一种对传统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需要积极应用智能智慧教育理念,并将其与小学语文中的趣味识字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营造轻松的识字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识字策略,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识字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多媒体素材具有图文结合、影音并茂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是教师营造识字教学氛围的最佳选择。教师应该根据识字教学内容,精选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识字素材,为学生创设直观、具象的多媒体情境,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生字的字形,选择对应的象形字图片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生字的形象和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趣味识字氛围。
二、引入生活化资源,丰富学生的识字体验
虽然小学生的汉字储备量相对较少,但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经验,基于生活实际开展语文识字教学,能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减轻学生对生字的陌生感,使学生认识到汉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在实施趣味识字策略时,应该重视引入生活化资源,比如在讲解汉字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人物、事物,引导学生理解汉字所表示的实际含义,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口头组词、表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生字,结合生活中的广告牌、宣传条幅、商品包装等素材,创设含有生字的生活场景,从而丰富学生的识字体验。
三、开展游戏化识字,激活学生的识字动机
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学生专注力不够,有的教师采用比较单一的口授教学法,学生对汉字知识的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是点燃学生识字热情的最直接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互动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实施趣味识字策略时,教师应该聚焦学生的爱好和天性,着重开展游戏化识字,根据识字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游戏活动,比如生字卡片游戏、生字接龙游戏、猜字谜游戏、看图读字游戏等,向学生讲明识字游戏的规则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游戏项目,从而激活学生的识字动机。
例如,在教材“口耳目”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嘴巴、耳朵和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认读“口、耳、目”三个字后,可以设计“指五官”的游戏活动: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老师任意指向电子白板上的一张图片,大家需要迅速说出对应的汉字,同时手要指向自己身体的对应部位。比如老师指向嘴巴的图片,大家就发出“口”的读音,并用手指向自己的嘴巴。请大家和自己的同桌合作,互相监督谁说错了或指错了。学生的识字动机被唤醒。接下来,教师开展即时评价:“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快速地读出‘口、耳、目’的正确读音,反应能力非常强,个别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与小伙伴继续做这个游戏,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记得又准、又牢!”通过开展游戏化识字活动,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更加浓郁了。
四、采用字理识字法,深化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字理识字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利用汉字象形、指事、表意、形声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内在规律的认识。在实施趣味识字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采用字理识字法,针对课本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分析汉字的字形与字理。以形声字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进行拆分,引导学生联系其中一部分汉字的读音或含义,分析汉字哪部分表音、哪部分表意,从而深化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中的智慧。
五、采用儿歌识字法,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经常出现记忆困难的情况,即便在课堂上记住了,遗忘速度也很快。儿歌是非常优质的识字教学材料,读儿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儿歌读起来具有韵律感,且语言直白易懂,学生很容易掌握。在实施趣味识字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根据课本生字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收集对应的儿歌材料,或者为学生编创有趣的识字歌诀、顺口溜等。在带领学生诵读儿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辅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生字,从而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
六、运用字形区分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较多的形近字,这些生字可能偏旁或部首相同,但是读音和含义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读、写此类汉字时容易产生混淆,导致学生的识字效率不高。字形区分法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辨形近字,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识字策略时,教师应该重点运用字形区分法,针对课本中的形近字,综合利用图片和形近字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区分形近字的技巧,使学生认识到识记形近字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七、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种识字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这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识字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识字活动中高效学习汉字,从而为学生未来更加深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邰光珍.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14):173-175.
[2]马伟.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3(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