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单元整体教学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研究

作者

蔡玉娟

城南中学

摘要:在单元整体教学导向下,初中数学概念课的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学科,数学概念作为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其教学不仅关乎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影响到他们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课时教学的局限,将相关数学概念置于整个单元乃至整个数学体系的框架中进行教学。

关键词:单元整体;初中数学;概念课

引言:

初中数学概念课不再孤立地教授单个概念,而是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和迁移。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并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单元整体教学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数学概念置于整个单元乃至整个数学体系的框架中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数学概念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促进他们构建完整、有序的知识网络。

(二)提高学习效率与理解能力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一系列相关的数学概念,减少知识之间的割裂感。这种集中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在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三)培养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数学思维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调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通过整合单元内的知识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单元整体教学导向下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策略

(一)系统梳理,构建概念网络

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出发,对“一次函数”单元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概念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变量、常量、代数式等基础概念,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随后,逐步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强调它是一次项系数为常数的特殊函数形式,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构建概念网络,或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地展示一次函数与代数式、方程等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些图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白一次函数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实例

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经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通过巧妙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概念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所在,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教授“正多边形和圆”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情境:比如,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螺帽,我们需要考虑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应该是多少毫米。这个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思考正多边形和圆之间的几何关系。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正多边形的性质、外接圆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为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循序渐进,注重层次性教学

教师应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精心设计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在“二次函数”单元的概念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教学的层次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让他们对二次函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绘制和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掌握其图像特征,如抛物线的形状、开口方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如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顶点坐标的求解方法、对称轴的确定等。最后,通过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二次函数应用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从而进一步体会二次函数的应用价值。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实践,促进知识应用

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实数”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实数概念相关的练习题,如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实数的绝对值、大小比较等。同时,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如计算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实数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结语:

在单元整体教学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对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至关重要。通过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入手,逐步深入探究其内涵和外延,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在“二次函数”等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见证了学生们从迷茫到清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银和.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的实践[J].亚太教育,2023,(15):145-147.

[2]王建,王远彬.基于在线教学的初中数学概念课设计[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