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背景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雪清明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引言
随着建筑功能和空间需求日趋提升,建筑单体高支模施工也逐渐增加。高支模施工技术适用于大跨度施工,能够满足大跨度施工的需求,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损耗,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于推动建筑工程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但高支模施工技术涉及大量高空作业,操作复杂,需严格把控工程建设质量,并保证现场作业安全,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领域的一种高效支撑体系搭建技术,其利用较高的模板支撑结构来承担施工中的荷载。这种技术通过精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的需求。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核心在于支撑体系的搭建,搭建时需采用高强度钢材和模板材料,通过科学组合与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的支撑结构。这一结构不仅能够有效承载施工中的荷载,还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精度。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可控等优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支撑体系的搭建,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序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绿色建筑背景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1 基于盘扣式支撑架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虽然扣件式支撑架在高支模施工中应用广泛 , 但其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表明 , 支架的安装质量难以保证 , 并且会产生垂直偏载 ,并且会受到扣件的质量的严重制约 , 还会发生零件脱落等问题。盘扣型支架是一种新型的扣件支架 , 可适应各种土建项目的需要。采用扣板作为连接构件 , 其安装、拆除的速率较扣件支架快 4~8 倍。同时, 扣板的轴向抗剪切能力较强, 多根杆轴相交于一点, 整体稳定性更好, 承载能力更强, 更安全;盘扣支架无多余的零星零件, 可减少工程损失 , 提高周转效率。在充分利用盘扣式支架的高强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基础上 , 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工作 , 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制定 , 并将其制作出相应的计算书和设计图纸 , 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 之后就可以进行工地的施工。对地基进行平整 , 加固处理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 , 并铺好垫板。盘扣型支架的有关材质应经质检后方可采用 , 应将其安装在相应的位置上 , 并将其安装到位。将标准支座置于活动平台上 , 将平台套管与底部承载面牢固相连 , 将清扫杆固定在基准平台上 , 将横梁末端插入立柱对接盘中 , 利用工具将倾斜楔固定在该平台上 , 与扣件式支架固定方法相比, 其工艺要求不高, 但更可靠, 更利于保障安全性。再将起始竖杆向上方重叠, 也是利用支架套管的方法, 将上下竖杆套接起来, 并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设置 , 在两层横梁间设置斜杆时 , 要把斜杆的端部插入连接板内, 并用斜楔进行固定, 斜杆的安装是有特定方向的, 要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顺序进行 , 这样就可以反复进行建设。当竖杆向上安装时 , 竖杆的连接杆以连接杆的方式 , 直接插在下部的立杆口内 , 而上部 U 形调节座则是将连杆直接插到下面的立杆中 , 用调节高度的扳手, 就能达到需要的高度, 至此, 盘扣式支架的安装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整个检查通过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2 剪刀撑施工
剪刀撑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支撑组件,其作用是增加施工平台的刚度和稳定性。剪刀撑通常由 2 根连接的杆件组成,形成一个倒 V 字形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荷载,提高施工平台的整体稳定性。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剪刀撑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立杆,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在立杆上,剪刀撑起到加强施工平台的作用。首先,要确保剪刀撑的连接点与立杆的连接稳固可靠,以避免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发生。其次,剪刀撑的角度和长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结构设计进行调整。合适的角度和长度能够使剪刀撑发挥最佳的支撑效果。同时,在剪刀撑的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平台的不同部位和荷载的分布,以保证整个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和均衡性。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剪刀撑施工是确保施工平台稳定和安全的重要要点。通过合理设置和安装剪刀撑,可以增加施工平台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振动。这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人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因此,在高支模施工中,对剪刀撑的应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3 外连装置的设计与施工
外连装置是连接模板支撑体系和建筑的纽带,用于提升整体结构稳定性,在应对风荷载、地震作用方面也有较大作用。为了保证外连装置安装结构稳定,在设计初期时,通过对整体结构的精确受力分析,考虑诸如风荷载、地震力以及施工过程中动态和静态荷载的综合效应,确保外连装置设计能够有效传递这些外力至主体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安全系数不低于 1.5,意味着在极端条件下,结构仍有足够的承载余量,保证安全性。施工中,预埋件的精确定位是基础,依据图纸复核,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使用 M16 以上高强度螺栓固定预埋件,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固性。安装前,利用全站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支撑体系的三维测量,保证外连装置与模板系统的对接误差不超过 3mm ,提高对接精度。连接件的安装尤为关键,如采用 M20 螺栓连接,其预紧力需达到 100~150kN,利用扭矩扳手逐一校核,确保每处连接的可靠性。施工完成后,实施荷载试验,对每个外连点进行至少 1.2 倍设计荷载的静力加载测试,验证结构安全。同时,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与记录,确保无任何细微损伤或潜在安全隐患。施工期间及完成后,对外连装置采取保护措施,如防撞护套,以及对关键节点进行醒目标识,便于日后的维护与检查。其他具体细节与要求还应该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技术规范》以及建筑验收标准来进行优化,确保外连装置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4 穿梁、板孔、洞口模板施工
首先依据施工图纸,对预埋件与预留洞的位置、尺寸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复核,确保所有细节准确无误后,方才开始施工。在模板与钢筋架构上,精确标注出预埋件与预留洞的标高、形状及位置,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定制相应尺寸的胶合板模盒。模盒内部使用方木进行稳固支撑,确保模盒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时,采用铁钉固定或铁丝绑扎的方式,将模盒牢牢固定在预定位置;同时,在模盒的顶部和侧面焊接钢筋以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然后将预埋件直接固定在模板之上,若预留洞需要穿过钢筋层,则采用短钢筋进行电焊加固,保证预留洞在施工时不发生位移。在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对预留洞与预埋件进行了严格复核与验收,确认其均符合设计要求。
结语
随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我们相信它将在土建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重视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以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应用。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该技术,为土建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鑫,胡怡萌,张建飞 . 浅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J]. 房地产世界,2024(7):148-150.
[2] 陈晓庭,王光明,张文涛,等 . 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 [J]. 居业,2022(12):37-39.
[3] 刘海洋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J]. 房地产世界,2022(5):125-127.